郑冶写的证明材料。刘峰生翻拍
郑冶(前排右一)与刘成之(后排中)及其哥哥等人的合影。刘峰生翻拍
“就是因为抗战老兵郑冶21年前找到我与哥哥,我们兄弟俩才了解到父亲刘庆莱当年在抗战中的义举。”近日,文峰街道三里桥社区80岁的老党员刘成之,向青少年讲述了他父亲在抗战中的一段“隐蔽”历史。
峨眉电影制片厂离休干部郑冶17岁就来到苏中地区担任敌工干事,在江都永安与开糟坊的刘庆莱结下友谊,郑冶曾多次在刘庆莱的掩护下死里逃生。直到1998年,郑冶经过40多年努力,终于找到了刘成之及其哥哥,后来,他还亲自写了长达8页的材料,详细说明刘庆莱在抗战中的情况。郑冶今年已94岁高龄,还与刘成之保持着联系。
40多年寻找
抗战老兵终“圆梦”
“郑冶与我父亲的交往,我母亲在世时曾提过。”刘成之说,郑冶原来只是他的“模糊榜样”,直到1998年5月,他终于见到了郑冶。
“当时,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从江都永安打电话给我说,当年父亲帮助过的小孩找来了,且已经上了火车。”刘成之说,当时他在扬州客车厂担任中层干部,前往镇江接到了郑冶夫妇。
郑冶出生于广东的一个革命之家,他15岁就参加新四军,17岁入党,全国解放后被选送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指挥,1958年转业到中央广播合唱团任指挥,1978年调峨眉电影制片厂乐团,1986年离休。
“全国解放后,郑冶就多次写信欲与我父亲联系,但因永安从高邮划归江都管辖,因此一直联系不上。”刘成之说,直到1998年春,郑冶有个来自高邮的学生提供了具体地址,郑冶通过村委会与他的哥哥联系上。
刘成之的父亲刘庆莱已于1945年去世。
书写8页材料
介绍刘庆莱抗战义举
“第二年8月,郑冶写了一份长达8页的材料,向当时永安镇党委详细说明我父亲在抗战中的情况。”刘成之说,凭借这份材料,他父亲的事迹被选入2000年8月出版的《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江都分卷)》。
记者昨在郑冶写的材料上看到,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17岁的郑冶在苏中一分区高邮敌工部担任敌工干事,在八字桥——永安镇——樊川一带工作;比郑冶大19岁的刘庆莱是永安镇上“恒泰糟坊”的老板,为人义气,对日、伪军疾恶如仇。郑冶与刘庆莱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经组织同意,两人结拜为兄弟。
刘庆莱曾多次冒险掩护郑冶。有一次,伪军将郑冶包围在刘庆莱家中,刘庆莱让郑冶躲藏在自己的卧室床后,要妻子躺在床上,额头上放了一块毛巾装病。伪军进卧室搜查时,刘庆莱说:“这是内人的卧室,她生病了。”伪军见状,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刘庆莱家因酿酒而地方很大,成为地下工作者的秘密聚会点。刘庆莱在抗战时期与我的关系属于隐蔽阵线,内情无别人知晓,我本着对历史负责而写了这份证明材料。”郑冶在材料中写道。
“郑冶很重感情,曾写信问我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我回答我也是一名党员,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父亲。”刘成之说,从那时起,每年的春节、国庆节等节日,郑冶都打电话给他,今年春节是郑冶的妻子打的,94岁高龄的郑冶那时在医院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