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
……
这曾经是不少乡村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建设也像城市一样
处处旧貌换新颜
一年一个样
今天 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滨海新农村
喜看新变化
村容村貌更整洁
近日,在蔡桥镇官尖村、永裕村和四层村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现场,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以来,蔡桥镇先后启动新建高标准的农民集中居住点3个,改造提升自然村庄5个,近千户农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今年下半年,又有一批农民居住小区和康居示范村陆续启动建设。
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加快建设,在滨海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绿树红花的庭院,窗明几净的小别墅……这不就是很多人梦想的田园生活吗?
文明新风更主流
为全面改善生态人居环境,蔡桥等镇组织开展了“告别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
农村道路更宽广
虽然天气炎热,但滨樊线改造现场是一片繁忙的场景,运输车辆将沥青源源不断地运送至现场,摊铺机正有条不紊的进行沥青摊铺,压路机随即对铺好的路面进行压实。
近年来,滨海县持续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路网运维机制,提高通畅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除此,滨海县还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新”工程,全县农村风气明显好转,农民文化生活持续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朱德元是八滩镇卫东村村民,家里种了20多亩地。近期,他来到位于该镇农业园的田间学堂,在前排找个位置坐了下来。镇里农技员讲授农田管理的相关知识,下面坐了40多名像朱德元一样的种植大户。
八滩镇“三新”田间学堂,建有智慧农民培训区、种植技术和产品展示区、城市农民体验区等三个推广教学板块,开办一年多时间,已经组织“党的初心使命”、“乡村环境治理”、“实用技术讲授”等10多期主题培训。
像这样的田间学堂,滨海县目前已经建立了200多个。近年来,滨海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学习新思想、塑造新风貌、培育新技术3个方面进行培育,努力构建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基础保障。目前,全县有1173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由新型职业农民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近150个。
八巨镇前案村文明积分超市里,64岁的村民殷保香挑来拣去,最后拿了一袋洗衣粉和一瓶洗衣液。“按照村规民约办事,获得相应积分,就能在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殷保香乐呵呵地说,“做个文明家庭,争取更高积分!”
前案村充分发挥道德讲堂、文明积分超市、新风餐厅等载体作用,通过规范化引导、常态化激励、制度化约束、便民化服务和产业化增收,广泛发动群众共创共建文明家园,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造力,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和“水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破题关键,滨海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适办、神事不办”为目标,制定了“三年计划”,深化“六大行动”,紧扣“三个重抓”,全面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目前,各镇(区、街道)文明新风合格村建成率达70%。


滨淮镇双树村村民张奶奶是个戏迷。听说县淮剧团送戏下乡来,她赶忙丢下手中农活,赶了5里多路来到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此时,大礼堂内,一场弘扬传统孝道的淮剧《娘愿》正在上演。
滨淮镇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投入100多万元,实现27个村级文化活动站点改造建设全覆盖;组建了27支农村文艺宣传队伍,组织系列文艺创作竞赛、文艺展演,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滨海深入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乡土文化人才队伍、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产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打造“文化预约”品牌,配送文化产品到镇村,累计接受城乡居民预约9万多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80万人次。“文化预约”获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被省政府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项目。


前几天,东坎街道新安村文化广场戏台上,正在演唱《秦香莲》选段的淮剧票友张梅神情专注,台下74岁的村民杨红花目不转睛。
新安村以“生态、集约、宜居、便民”为遵循,大力实施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持续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二十多项荣誉,见证了这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十年间的跨越发展和巨大变迁。
近年来,滨海县主动顺应群众期盼,通过以县带镇、以镇带村、镇村联创,着力提升全域文明程度。抓统筹,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建设城乡一体文明;抓引领,用文明引领乡村建设,在注重物质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嵌入;抓特色,根据每个村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也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让每个村彰显出不同的特色;抓示范,县级层面以全国文明村和省级文明村为示范单位,各个镇明确基层条件好的村作为示范村,在面上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让其他村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乡村变化令人欣喜
未来发展更值期许
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用美丽乡村的底色
开启大美滨海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