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必勘察!南通市区启动新开餐饮店“前置审批”模式,从源头管控油烟

2019年07月14日 10:18:29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办餐饮店却未设立专用烟道,利用非商业性用房开办餐饮店......这些或将导致油烟污染的做法,现在统统不被允许了!昨日,记者从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市区餐饮服务项目选址和油烟达标排放行为,加强餐饮油烟治理源头管控,我市建立了市区餐饮服务项目证照审批监管协作联动机制,从今年6月15日起,凡是新开办的餐饮店,必须经过城管部门现场勘察,符合条件,方能领取相关证照。

  近年来,市区餐饮服务业日渐兴旺,但由于经营户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油烟直排、污水乱溢、违建占道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就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据统计,去年,我市的油烟扰民案件占大气污染案件的26%左右。虽然去年我市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油烟源头管理做好餐饮服务企业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但由于没有现场勘察这一环节,但凡出现油烟扰民现象,只能采取末端整治。“末端整治,不仅难度大,而且给经营户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张跃介绍。

  如何从源头规范餐饮服务业经营行为,最大限度避免餐饮油烟违法行为的发生?今年4月,在餐饮油烟监管职能由生态环境部门划到城管部门后,市城管局会同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制定了《建立市区餐饮服务项目证照审批监管协作联动机制的工作意见》,同时,起草了《建立市区餐饮服务项目证照审批监管协作联动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决定由城管部门对新开餐饮店通过现场勘察,实现前置审批,相关工作于6月15日正式启动。

  “在新的餐饮店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时,行政审批部门会将相关信息书面通知属地城管部门。接到相关信息后,属地城管部门派执法人员到现场,对餐饮店是否为居民住宅楼等非商业性用房、有无配套设立专用烟道、是否为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有无违章建筑四个方面进行实地勘察。”张跃介绍,勘察合格,行政审批部门将对申请人核发相应证照,否则将不予核准。

  位于崇川区城山路的一家烧饼店准备于近日开业,此前,崇川区城管局新城桥综合执法队曾出动执法人员前去落实前置审批工作,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该户能提供有效的房屋产权信息证明其用途为非住宅且不属于与其他居住层相邻的情形、现场未发现违章建筑,但该处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设施。后经营者认为自己根据法规整改到位了,再次向行政审批局提出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执法队接到餐饮服务项目现场勘察通知书后,再次出动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勘察。勘察发现,经营者确已设立专用烟道设施,基本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目前,该烧饼店相关证照正在有序办理中。

  而这,只是市区城管部门有条不紊开展前置审批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市区城管部门共受理行政审批部门转接的前置审批案件309件,完成勘察292件,勘察合格的155件,不合格的137件,初步实现了从源头把控市场准入,将油烟扰民事件遏制在萌芽中。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餐饮经营户的环保意识,城管部门已印制了南通市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宣传手册,下一步,准备通过入店宣传和行政审批部门窗口发放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此外,对于已经对外营业的餐饮店,通过日常巡查,加强餐饮油烟达标排放监管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餐饮油烟工作治理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油烟扰民问题的发生。

  【短评】拒绝油烟污染,就是守护绿色家园

  环保问题,向来是民生热点,也是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南通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近年来,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屡遭市民投诉,之前虽有整治,但效果甚微。此次建立的市区餐饮服务项目证照审批监管协作联动机制,让城管部门对新开餐饮店通过现场勘察,实现前置审批,无疑是从源头上给那些违法经营户打了一剂“预防针”。这也体现了政府部门治理油烟污染的决定与信心。

  与其说,新开餐饮店实现“前置审批”,是政府的一种治理举措,不如说,是在向广大市民传递环保理念。因为,餐饮油烟排放不达标,将对大气污染造成重大影响,而最终的被影响者,还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同呼吸,共命运。政府部门的源头监管,固然重要。但只有餐饮经营户从自身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文明经营,主动杜绝油烟污染,才能真正守护住这片绿色家园。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高经营户的环保理念?这,或许应该成为政府部门下一步的关注重点。除了发发宣传手册,还能做些什么?除了与环保相关的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其他的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物业等等,还能做些什么?环保意识从小培养,作为承担教书育人责任的广大中小学校,还能做些什么?守护绿色家园,我们人人都是践行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