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年前,
年近30的小编(你没看到年纪)
第一次鼓起勇气去献血,
想让自己健康的血液
为有需要的人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但 临“上场” 前,
真的吓得瑟瑟发抖......
每每想起,
还总是嘲笑自己。
至于下一次去献血,
都还没有鼓足勇气......
可是有这么一家人,
他们在《遗体捐献申请表》上,
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她叫曹微
是江阴市妇幼保健院一名普通员工
2019年7月3日这天,
是她32岁的生日(只比小编大两岁)
就在生日前一天——7月2日
她送了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
四份《遗体捐献申请表》!
没错,是四份
她及她的全家人
0281100221
0281100222
0281100223
0281100224
这是他们全家
作为遗体捐献志愿者的编号!
这些数字意味着他们成为江阴市200多名遗体捐献志愿者中的一员, 意味着他们将以特殊的方式完美谢幕自己的人生, 让“死亡”变成了一种“奉献”,让有限的生命在奉献中得以无限的延续。
曹微夫妻遗体捐献证书
曹微父母遗体捐献证书
曹微说,自己是学习护理专业的。
她永远忘不了在解剖课上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遗体时的那种心情,当老师介绍说这是用特殊的方式为医学做出贡献时,内心没有预想中的恐惧,反而充满了无限的敬畏。于是从那时起就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爱心种子。
多年来,她十分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加入到社会志愿者团体中,利用业余时间默默地奉献爱心。 每当提及这些,她总是谦虚地说“和那些无私奉献的老志愿者相比,我还差的很远!”
“温暖回家路 志愿伴你行”主题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迎新送暖”活动(左三为曹微)
体育赛事保障服务(左起第五为曹微)
在江阴市妇联组织的2018年度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曹微家庭被推选为江阴市“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荣誉证书
全家之所以选择在曹微的生日这天递交捐献申请,正是为了感恩32年前的这天母亲付出巨大的艰辛赋予了她生命。母亲说,等他们弥留之际时希望能留下什么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更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陪伴她走一程。
母亲的身体一向不好,常会提及身后的话题,遗体捐献出现的次数最多,然而父亲却是一个思想很保守的人,每每聊及此话题家里立时形成两个对立面。这一次保守的父亲和开明的丈夫也加入到了捐献的队伍中,爱让这个家庭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生命有限,爱却无限。
人在生命在终结之后,
用遗体捐献的形式让生命彰显大爱,
让生命之光升华。
我们期待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愈加壮大,
让爱心在奉献中延续,
让生命之光生生不息。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人体解剖教学,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本身既是对人类医学研究的贡献,也是一种很高尚的人格体现。
(来源:江苏新闻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