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67岁小岛村医半个世纪守护173户渔民

2019年07月15日 10:06:25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谭庆云摇着小船出诊归来。

谭庆云在给岛上居民看病。

  戴场岛,骆马湖中一座永不沉没的小岛,距离宿迁市区不到40里。这段距离,也是67岁的谭庆云这辈子走过的最远的路。除了为数不多几次到宿迁城里的孩子家里小住,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戴场岛上。从17岁行医开始,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为岛上唯一的一名村医,谭庆云和岛上的173户渔民早已如亲人一般熟悉,他不分白天黑夜,守护着小岛渔民的健康。

  艰苦:夜里出诊,掉进冰窟里

  7月11日早上9时,记者从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的湖滨浴场,登上一艘快艇,驶往戴场岛。约二十分钟后,快艇在岛边靠码头停了下来,登上小岛,只见小岛周围靠近水域的地方都垒砌了高高的防洪坝,岛内有一条青砖铺就的环岛小路,渔民家前屋后是一些小木栏围起的菜园子和一些果树。

  戴场岛主岛面积约90亩,在村部后面有一栋两层小楼,院里有一面高高悬挂的国旗。小岛卫生室就在两层小楼的底层,一共两间房子,一间是谭庆云诊室,一间是输液室。在输液室里,85岁的孙士运正躺在床上输液治疗,84岁的老伴高淑祥坐在一边。孙士运听力不大好,通过老伴的转述,他告诉记者,他住在南面的马口子(地名),离卫生室大约有一里多路,因为长期有哮喘,经常找谭庆云看病,“我不能走路,一走路就喘。我这次看病,前一天是儿子用船送过来的,后来为了方便看病,就住在了岛上的二女儿家。”

  孙士运患有哮喘近二十年了,每次病发时,他都要找谭庆云看病,“他有经验,对病人都很好,我相信他!”

  戴场岛没有通电的时候,晚上黑漆漆的,谭庆云在冬夜里从冰面上步行,去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经常会摔跤。谭庆云自己记得,有几次掉到了冰窟里,膝盖都被划破了,“当时急着给病人看病,也不觉得苦。”

  他知道渔民的辛苦,输一瓶水,只收几元钱,多的十几元钱,有的渔民手头没钱,就把药费赊欠着,谭庆云也从不催要。

  幸福:因出诊成就了一段婚姻

  在岛上的卫生室里,记者见到了谭庆云的老伴高维珍,她正在帮着谭庆云整理病床,把床单铺平,把被子叠好。在谭庆云忙的时候,她就忙着照看挂水的病人,有时甚至帮着拔针换水。

  高维珍比谭庆云小一岁。她和谭庆云相识结婚,也是因为谭庆云到家中给父母看病,结果父母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那时,60多岁的老父亲得了哮喘,哥哥就在冬天夜里,摇着小船,砸破冰,去带他来看病。”有时,一夜要去找几次谭庆云,谭庆云被窝都没暖热,就跟着去了,没有一点怨言,“父母都很喜欢他,觉得他忠厚老实。”后来,父母托人说媒,成就了这一段婚姻。

  这些年来,高维珍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谭庆云的工作。

  因为当医生收入比较微薄,在没有病人的时候,谭庆云就成了渔民,和老伴高维珍一道下湖捉鱼摸虾,贴补家用。谭庆云的孩子在城里买房子,他一分钱支持不了,有时诊所赊欠多了,资金周转不过来,他还要找孩子拿钱进药。

  坚持:愿意一直干下去

  1952年出生的谭庆云是土生土长的戴场岛人。1969年,一个下放的知青,懂一些医术,就在村里开了小诊所,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民开始有了自己的医生。“我当时想,骆马湖太偏僻了,下放的知青迟早要回去,那时,岛上的渔民看病又不方便了。”谭庆云告诉记者,于是,他开始跟着这个知青学医。两年后,这个知青离开了,谭庆云成了小岛上唯一的医生。

  戴场岛四面环水,划个小船出来要两个小时,平时在岛上就像被困住一样,没有人愿意从外面进来做医生。谭庆云说,中间曾有一个人进来做村医,后来因收入低,忍受不了生活的苦,几年后就离开了。

  “他现在一个月最多上岸一两次,就是去到镇里拿药,有时会议都不去参加。”高维珍说,老伴牵挂着岛上的渔民健康,担心一旦离开了,有渔民生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这么多年来,几乎很少离开过小岛,他这辈子到过的最远距离,就是到距小岛近四十里外的宿迁城里的孩子家。

  随着谭庆云的年龄越来越大,老伴高维珍越来越担心他的安全,“最多干两年,别干了!”高维珍心疼地劝着老伴。“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只要身体扛得住,我会一直干下去。”谭庆云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