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主承办、宁夏科技馆等十余家科技馆参与承办的2019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开学第一课·科学伙伴”支教活动宁夏专场在石嘴山市惠农小学举办。
本次活动是在2018年“科学盒子”的基础上,推出萤火虫科普共享行动的第二只萤火虫“科学伙伴”支教活动,通过开展面对面的授课和科学分享,共享优秀科普资源,拓宽偏远地区孩子们的视野,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伙伴情”,以伙伴的力量,影响和鼓励偏远地区孩子积极向上,共筑科技强国梦。
2018年年底,江苏科技馆将24个“科学盒子”寄往千里之外的惠农小学,每个“科学盒子”里都装着一个科技强国梦,“科学盒子”按照年级分类,装着8所高校200余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精心撰写的科普文章和科学小实验。收到“科学盒子”后,惠农小学校长赵树红要求每位科学老师按照内容精心施教,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科学知识,制作有趣的科学实验,从中懂得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与此同时,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他们纷纷阅读科技知识,制作科技小报,撰写心得体会。
100多名学生齐聚多功能厅,科技馆老师首先带来的是趣味科学课《食物的旅行》,这是“认识我们的身体”系列科学课程中的一个主题,课程从孩子最为熟悉自己的身体,却又依旧陌生的生命科学为起点,启发孩子去思考、去探究、去验证、去讨论、去修正、去总结、去分享,像科学家一样,一点一点地拨开问题表象,一步一步接近表象背后的科学内核,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独一无二。
科技馆的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有趣的科学实验《隐形力量》,老师通过两种纸飞机的飞行、棉花糖的“长大”、火柴承重PK三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找出“科学的力量”。虽然这三组实验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但现象却又是被我们忽视的或没有“深究”的,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体会现象中的科学知识、探究中的科学态度、思考中的科学精神。
在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学生们在科技馆老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动脑、动手,对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探索的兴趣,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在融洽、愉悦的互动合作中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科学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假期中多看课外书,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共筑科技强国梦。
据了解,“开学第一课•科学伙伴”活动在结束宁夏首场支教活动后,还将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科普专家志愿者前往湖北等地开展支教活动,旨在希望通过搭建科普共享服务平台,凝聚更多有科普能力、公益意愿的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到科学传播的行动中来,共同推动资源贫乏地区青少年的科普工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吴红鲸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