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在解构与重塑间向经典致敬 ——评新创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2019年08月05日 10:44: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是镇江市艺术剧院2019年上演的新创剧目,根据小说《柳堡的故事》改编。该剧在保留小说故事精髓和经典歌曲《九九艳阳天》的同时,丰富了戏剧性、人物关系及情感冲突,融入现代、通俗的歌词和音乐形态,运用先进的舞台、灯光设计,以现代戏剧和音乐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中革命者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革命者诞生于硝烟炮火中的高洁爱情,是一部引发年轻一代与历史对话、与自我对照,感受心灵震撼、激发情感共鸣的优秀作品。

  具有“当代辨识度”的多元音乐风格

  该剧由作曲家印青担任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田汨担任音乐主创。与《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等传统红色题材歌剧舞剧大量吸收传统民歌、民间音乐、戏曲音乐作为基本音乐主体进行创作从而具有“完全的民族性”特征不同,该剧在表现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融入大量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和百老汇音乐剧编创技巧,具有相当的“当代辨识度”和国际化表达色彩。如,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田园生活和情感流动的抒情音乐段落中,大量采用五声调式谱写,音乐形象明朗、秀丽、细腻,旋律走向具有强烈的韵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音乐特性;而在表现激烈的戏剧冲突、战争场面、人物命运的重大转折时,运用了大量西方现代音乐语言,重用打击乐、连续的不协和的声响、急速音阶、各种调性的交替,使音乐情感激烈而悲壮。同时,歌曲《九九艳阳天》的旋律贯穿始终,江苏民歌与现代音乐剧的流行语汇相互交融,呈现出极具张力的多元多彩的音乐风貌。

  体现“极富时代感”的通俗流行演唱

  通常音乐剧并无固定唱法,一般以流行通俗为主,在气息稳定的前提下,善用共鸣腔发声,以此获得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该剧并未采用我国民族歌剧中常用的民族或美声演唱方式,为了更易于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也更贴合当代大众的音乐审美,演员们均采用极具个性色彩的通俗流行演唱方式,有明显的叙述性和交流感。不少唱段皆能独立成一首完整的流行音乐作品。男主角“四班长”饰演者夏振凯、李炜鹏,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域宽广、音色华丽明亮,极具质感和穿透力。饱满稳定的气息、大幅度的颤音、通透的共鸣、自如的真假声转换,加之极富百老汇音乐剧夸张性、可舞性、程式性特征的舞台表演,具有相当的“国际化特色”,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四班长。

  具有“颠覆性”的解构与重塑

  该剧导演雷国华说:“我们没有用过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舞台的呈现也都是全新的手法,希望能拉近这个具有年代感的故事与当代年轻观众的距离。”该剧的当代化、通俗化、流行化表达,让人耳目一新。但在审美惯性的作用下,主人公与传统民族唱法全然不同的“偏扁松软且靠前”的咬字发声,带有明显西方音乐剧舞台表演痕迹的肢体动作,以及大量的流行音乐语汇,对于习惯欣赏“正统”“严肃”传统革命艺术形象塑造和表达方式的观众来说,似乎又产生了无法一时消解的“隔膜感”与“陌生感”,甚至会产生“如此表演是否能够真正驾驭厚重革命题材与深沉家国情怀”的疑问。对此,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过虑——变的是音乐表现形式和艺术审美,不变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沉情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能准确传递价值观念、表达精神内核、实现精神引领,采用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去实践和探索。法国理论家福柯说过:“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红色革命题材的文艺创作,必须要具备鲜明的当代意识,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寻找最能触动当代观者情愫、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方式,才能给予人们以新的感受和新的启示。

  在观众审美日趋多元的当下,如何让年轻观众切身感受到革命年代革命者们崇高精神和革命理想,如何用文艺作品讲述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如何在“土洋”之间、“破立”之间、继承与创新之间拿捏平衡,该剧提出了很好的命题,也做了积极尝试,值得肯定。

  可以说,该剧带着仰慕之心,对经典红色作品进行了妥帖而善意的解构,同时用当代年轻化、国际化的音乐视角,实现了年轻人眼中英雄主题音乐形象的重塑,从而完成向经典的致敬、对英雄的礼赞,是一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好作品。
       该剧将于今年紫金文化艺术节与观众见面,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作者/尚宇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