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行知先生》 带你走近行知先生

2019年08月09日 17:52:0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他就是中国平民教育的领路人——陶行知。

  甘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先生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学,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

  陶行知留学归来,以他所学,他本可以拿着每月几百大洋的工资,享受着高校教授的优渥待遇,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然而他却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最底层,决意要改变积弱积贫的祖国的教育面貌

  当时的中国有2亿文盲,有7000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先生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如果农村没有改观,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

  于是,他移居到南京郊外极为落后贫困的村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在晓庄,陶行知先生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要培养那些真正的人民教师。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每一天,陶行知先生都行走在乡里,行走在街头巷尾,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人家里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货场的脚力、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识字。

  国难当头,生灵涂炭。在重庆年久失修的古圣寺内,陶行知为抗战烈士遗孤和保育机构难童创设育才学校。在这里,陶行知带孩子们领悟学习自然、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学科之美。

  在武汉、在重庆、在上海、在南京,有陶行知先生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奔波。

  话剧《行知先生》:三幕故事带观众走近行知先生

  《行知先生》将陶行知的形象首次搬上话剧的舞台,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叙述与戏剧性相交融的成功之作。全剧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样式,扣人心弦的冲突悬念,别具一格的舞台美术,美轮美奂的灯光处理,悠扬动听的音乐歌曲,带领观众走进陶行知的精神世界。

  全剧共分三幕。第一幕在南京,1927年早春,南京郊区劳山下一山村,陶行知创办了人生中第一所学校——晓庄师范。志同道合的同仁纷纷赶来,怀着教育救国,开辟教育新路的梦想与憧憬聚集到一起。第二幕在重庆,抗战期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他克服无数困难与艰辛,收难民之子, 育国家人才,培养了一批批祖国未来的栋梁。第三幕在上海,抗战胜利,陶行知来到上海,仍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他反内战,吁和平,蒋介石当局要暗 杀他,而他却仍然和同事、学生们谈论着办学校,兴教育,呼唤着新中国的到来,最终,陶行知梦回晓庄。

  获“优秀表演奖”的杨彦,是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在话剧《行知先生》中,他饰演陶行知。为了饰演好陶行知,杨彦查阅了大量文字、视频资料,然后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剧本的设定在脑海中“对接”。陶行知的形象在他脑海里越来越具象,最终呈现在舞台上,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讲好陶行知的故事,著名编剧李宝群追寻着陶行知的足迹,从南京到重庆,搜集了很多资料,采访了很多专家。在大量占有素材的情况下,李宝群选取了三个点,做成三幕话剧,来概括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包括他的教育理想、人生品格、精神追求。

  10月20日,2019年紫金文化艺术节,话剧《行知先生》将会作为展演剧目,带领大家走进陶行知的精神世界,敬请期待!

       实习编辑/陶书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