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锻炼“伤人” ;修了,怕“邻居”不让——一个公共篮球场的“尴尬”

2019年08月25日 11:02:21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偌大的城南体育场西南角,是一个条件简陋,却有30年以上历史的公共篮球场。有人在这里打了几十年篮球,很爱它。也有人觉得它吵,认为生活受搅扰。近几年来,围绕篮球场“该不该修”的问题,经常来锻炼的篮球爱好者与城南体育场管理方一直“僵持”着。最近,一些球友干脆自发筹款,想要改造半边篮球场地。这真的可行吗?

  篮球场年久失修

  锻炼人群经常受伤

  8月22日是个大晴天,一大早阳光就很炽烈。上午7:30,记者到达城南体育场西南角的篮球场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人在打球。有老有少,五六十岁的人居多,最年长的已经65岁,还有几个十几岁的少年。

  “今天天热,来的人相对少些。”一位球友告诉记者,平时,除了下雨等特殊天气,这个篮球场早晚都有不少人来锻炼。“清早5点多就有人来了,多是年纪较大的来扔扔球。上午7点到9点人最多,陆陆续续能有三四十号人。下午四五点左右又有人来,一直要热闹到晚上8点左右,锻炼人数加起来也有四十人左右。”

  篮球与水泥地面相触的“砰砰”声,人群中时而响起的呼喝声令这个条件简陋陈旧的篮球场“生机勃勃”。然而,其实在这里锻炼是“痛并快乐着”。“大家一致有同感,这里有‘痛感’。”70岁的老球友姚老先生打趣说。

  “破皮、崴脚,受伤是常事。经常在这打球的,身上都有伤。”球友魏先生卷起长裤,露出膝盖上一处尚未完全消退的伤痕,又拉起右手腕和勃颈处的衣服,“这些伤疤都是,手撑在地上断过。”说到这,不少球友纷纷附和。“这个水泥地坪坑坑洼洼,跌个跟头一块肉就没了,不小心踩到坑就崴脚,还特别磨鞋子、伤膝盖。”

  确实,说这里是篮球场,只是因为场地上有两个篮球架。水泥地面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多处形成裂纹、坑洞。只有半边球场有三分划线,也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

  除了地面,老旧的篮球架和紧挨篮球架的西侧围墙也让球友们很担心锻炼时的人身安全。“篮球架早就过了使用年限,上面的螺丝都松了,我们自己搬了梯子来拧紧的。”魏先生将一个篮球扔向篮板,整个篮球架都晃了晃,“篮板底下也裂缝了。”

  因为只有半边场地有三分划线,大部分球友都集中在这部分场地打球,而紧挨篮球架的是一堵砖块零落的破败围墙,隔壁就是一排约有三四层楼的老旧民居。“球经常被打到那个围墙(的洞)里。以前有小孩翻墙进去捡球,结果出不来了。”魏先生说,“还会有不懂事的孩子,把共享单车的电瓶拆下来扔进去。”

  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部分球友“自筹”修缮

  “球场的问题,我们陆陆续续反映过好几年了,但迟迟得不到解决。”魏先生说,大家曾先后拨打过市长热线、市体育局、清江浦区体育局的电话,也曾与城南体育场管理方当面交谈过,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管理方给出理由,要么是今年没有维修篮球场的经费,而且修缮改造经费超过20000元需要进行招投标;要么就是,打球吵到了旁边小区居民。”魏先生说。

  今年40岁的魏先生,在城南体育场篮球场打了近30年篮球。“很多老球友都对这个球场深有感情。”当被问及为何不转去其他地方打球时,不少球友说,一来这里离家近,二来在这儿打惯了,也舍不得一帮结识多年的老球友。“我本来不打篮球。儿子7岁时在这里学武术,我每天带他来上课,自己慢慢就扔上了篮球。这么多年来,除了下雨,天天都来。”今年已经65岁的左先生说。

  老球友们介绍,最早篮球场位于城南体育场的西北角,后来迁至目前的位置。“迁过来也有十几年了,过来之后就没人问了。”一位球友说,原先这里有四个篮球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陆续被拆掉。“因为条件太差和受伤,已经有很多人‘流失’到别的地方打球,留下来的年纪大的人居多。”

  为了维持这个活动场地,大约一个多月前,部分球友发起筹款,想要自行改造半边篮球场。“我们正常打球半个球场就够了。想改造成塑胶篮球场,最经济实惠,以后也好修补。”魏先生说,他在网上查了一下价钱,光买材料就要20000多元。“这边平时老来打球的约有100多人。我们建了个‘城南改造篮球场’的微信群,现定大概100人,每人出200元,还有一个老板个人出资5000元。”在魏先生展示的手机微信中,记者看到,已有不少球友交了钱。“目前已经筹到10600元,有53人交钱。等过几天凉快了就做。”

  不过,魏先生表示,并非所有球友都那么“配合”筹款。“年长一点的都比较积极,还有人在观望,觉得这事做不成。”他说,他们曾向体育场管理方提出,可以自己承包这块场地,对前来锻炼的人群象征性地收个一两元费用,但管理方没有同意。

  “你看,这个三分线,是去年夏天我自己掏钱买了油漆,和两个球友一起划的。地上这些坑洞,是我们自己用水泥修补的。还有这个铁篮网,也是自己买的。”魏先生说,其实这已经不是大家第一次自掏腰包维护篮球场,“还有一位老先生,经常自带扶梯过来维修篮球架。” 

  “邻居”时有噪音投诉

  体育场管理方称陷“两难”

  “篮球场确实坏了好多年,我们一开始也是想维修的,但始终无法平衡锻炼人群与周边住户的不同诉求。”记者找到城南体育场管理方,负责群众体育的于先生带记者到实地考察了一番,表示管理方一直在“两难”中。

  于先生说,一直以来,确实有不少关于修缮篮球场的群众诉求,他们对此也很理解。“就我们来说,也是想修,毕竟是公共体育器材场地,修起来是好事。”然而,难题是,另一方面来自篮球场周边住户的投诉他们也无法置之不理。“你看,它(篮球场)周边是一些老居民小区。有几家住户反映,有人晚上十一二点还在打球,还有的凌晨三点就来了,住户家中有老人、小孩,睡眠受影响。”于先生说,曾经有住户,半夜一听到有人打球,就给体育场场长打电话,声称要自行拆掉篮球场。

  于先生带记者来到篮球场的隔离铁门前。这道绿色铁门约有一人多高,门边贴了一块“篮球场开放时间”公示牌,上书“上午:5:30-9:00;下午:16:00-21:30(夏)20:00(冬)”。“这道门是后拉的,单独把篮球场隔离出来。我们就是想先通过这个办法,试试看能不能形成按时锻炼的氛围。这个时间点比较合理,也不会影响到旁边居民休息。”

  然而,于先生表示,结果却加增了他们对修缮球场的犹豫。“城南体育场每天的锻炼人群,最多能达到10000人次。因为是公益性对外开放的场地,来篮球场锻炼的人群比较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人能按时间运动,有人则不行。”于先生让记者观看铁门上挂锁留下的痕迹,“来打球的有不少小年轻,一爬就爬过去,而且锁都能给你磕了。这门已经被磕坏几把锁了,现在没锁,因为挂了也没用。”

  于先生表示,管理方曾请人来做过篮球场修缮预算,也考虑过做成笼式的球场,但现在就是顾虑居民投诉。“两边都投诉,我们比较为难。”于先生说,如果篮球场修好了,来的人肯定更多,如果无法控制好人群的锻炼时间,势必加剧与小区居民的矛盾。

  于先生介绍,当初篮球场由西北角迁至西南角,也是因为旁边的小区住户不满。现在西北角的笼式足球场,采用的是预约开放模式。

  对于部分球友打算自筹经费改造篮球场的事,于先生表示,他们的确来跟管理方商量过。“他们一开始的建议是,自己出资,管理方负责建,他们来管理,我们没同意。这肯定是不合适的,城南体育场是政府投资的公共便民场所,不可能由社会资本介入。”

  在这个篮球场打球,真的扰民吗?记者走访了紧挨篮球场的附近居民。距离篮球场最近的,是西侧一排约三四层高的老民居,一楼多为门面。“确实吵。这边一排(住户)都受影响。”一位住户说,因为跟球场只隔了一堵墙,篮球落地的“砰砰”声和人多时的喊叫声都听得特别清楚。另一位住户觉得主要是晚上比较吵,“早上还好,晚上不要超过9点就行。”

  在篮球场南侧围墙背后的运河公司宿舍,一位80岁的老奶奶说,球场确实有些吵,但“也不能不让人打球啊,互相体谅一下吧。”

  群众自行改造公共设施

  是否属于违法建设?

  对于球场声音对周边住户造成困扰的问题,有球友认为,事实上是体育场建设在先。

  “城南体育场是1964年建设的,那时这四周都是树。这些房子都是后盖的,随着城市发展,体育场是越来越小。”球友姚老先生说,自筹资金修缮场地的事,他虽然基本赞同,但也有顾虑。“公共设施,我们来修,真的合适吗?还是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关心,进行改善。现在农村都有像样的篮球场,更何况这么大的城南体育场。”

  魏先生也称,虽然筹款进行顺利,但最大的担心是,自行修缮会被拦阻,或当做违建拆除。

  了解这件事后,清江浦区民建一支部端利健撰写了一份建议上报。他表示,根据《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设施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使用、维修、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正常使用。

  “体育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端利健提出疑问,群众准备自掏腰包修缮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属无奈之举,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又是否属于违法建设?

  记者又致电清江浦区城管部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是否属于违建尚无具体法规可以依据,可能还是要看体育场管理方与群众两方之间的协调沟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