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注册公号,2016年成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发表多篇10W+爆文,一夜成名,居住启东却少人相熟。
少女心、老灵魂。煮字疗饥、借笔画心是她的自信,闭门读书、出门云游、陌上赏花、月下听歌是她的自在。
窗外,读者寄来的花籽早已云霞一片;案上,粉丝送来的好茶暗香蕴藉。
喜欢写字,用深爱的文字成全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就是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的创建人,江徐,80后作家。2007年以“鱼在心湖”之名快闪“启吾东疆”,之后沉寂多年,2015悄然归来,2016年一个白鹤亮翅,重现江湖,笑傲东疆。
童年孤僻又敏感
她的生日,也是母亲的祭日。生下她的当天,母亲难产去世。父亲不久再婚,她在祖父母身边长大。
小时候的她体质虚弱,每年疰夏,只要躺下合眼,总会进入一片无明的幽暗,不由自主地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小江徐的童年寂静而空荡。继母生下妹妹那年,祖母带着她去照看月子。她经常一个人在门口晒太阳、发呆,什么都没得干,也从没人喊她进去。
有一天早上,继母对她说,奶奶说你在家不喜欢吃饭,在我这里,吃的不少嘛。她笑盈盈的,并没有嫌弃、讥讽的神情。就在这样的盈盈笑意里,江徐从小养成内向、孤僻、敏感的性格。
无人与诉的孤寂气氛下,只有文字能给予慰籍,也因文字带来某种希望。
那时,文字是陪伴。文字,亦是己心。同学们每每提到写作就头大,而她总是窃喜,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为了让祖母骄傲
18岁那年,她如愿考上师范。同年,在《现代语文》发表处女作《人性的弱点》。那个阶段,她在学校图书室翻阅了大量的文学类书籍,并对写字生发强烈冲动。屡屡在室友们入睡之后悄然起床,借着走廊里的路灯光写字。写些什么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的气氛与内心抑制不住的冲动。不为发表,不为稿酬,只为写而写。
也是在那里,她看到史铁生的一段话。他说,他写作、出书、立志当一个作家,是为了让母亲在亲友面前有炫耀的资本。
祖母待我恩重如山,何以回报?何以让她感到骄傲?我也可以出书,也可以让她拿到邻里面前炫耀一番啊!就是江徐当年写作的初心,也成为她这么多年以来坚持写作的动力源泉。
与“十点读书”签约
毕业后的她没当教师,而去端盘子、卖保险、也当过记者……一路备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2015年时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熟悉了公号运营,由此萌生开办个人公号的念头。
她说,世间的机缘巧合实在微妙,好像所有事情在命运这条线上环环相扣似的。而如果没有对写作始终如一的爱好,没有之前千回百转的铺垫,怕是有了机缘也枉然吧。
追《芈月传》时,看着从清纯少女到腹黑皇后的芈八子,也看着孙俪这位演员的成熟、成名,她很有感慨,就写了一篇《孙俪:漂亮的三层境界》,不料被原创类读书分享自媒体“十点读书”发布了。这是她的第一个10W+。
从此,10W+成了她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也是所有公众号小白的梦想。意愿足够强烈,追求就有的放矢。大约在“十点读书”发布了6篇原创文章后,她成了该自媒体的签约作者。
不同于学校里文章被发布的兴奋,她对于被关注不再有狂喜,只是一种如愿以偿的满足。《〈绿水毛怪〉:王小波这篇小说让他与李银河相爱》一文受到李银河本尊认可,还在她自己的公号上推荐;《袁立:演艺江湖中的干净人》也得到袁立赞赏并留言。这些都被她视作是写作带来的小确幸。
关注到她经常发布关于诗词的文章,又有一家读书平台找上门,约请她写一本李清照的传记,于是就有了她的第一本书《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自由撰稿人的日子看似随性,她却说越是看起来自由的工作,越是需要自律。她每天保持一定量的写作时间,投稿,约稿,平台领读,她并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公号运营红利,自称是自媒体红海里的一只虾米,分到的不是一杯羹,而是一粒碎屑。
而这一粒碎屑,足以支撑起她想要的简单和快乐。
江徐的爆文
江冬秀:可悍妇,也可贤妻 孙俪:漂亮的三层境界 卓文君:婚姻中,善始靠的是缘分,善终却需要智慧 画圣吴道子: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我们和白先勇聊了聊…… 张爱玲《倾城之恋》:不懂的人可以搭伙,互懂的人也会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