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人们通常认为,“说书”就是单纯的讲故事,但其实这大有学问,扬州人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把“说书”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舞台照
“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又称“维扬评话”或“评词”,由一人以折扇、手帕等为道具,用扬州方言说表(“说白”与“表白”的合称。演员模拟节目中人物的相互对话称“说白”;以第三者的口吻叙事称“表白”)。
表演亦讲究手势、身段、步伐、眼神、表情方面的运用,务求对描写人物做到寓神于情。
扬州评话舞台照
扬州评话兴起于清初,当时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多达10部,身怀绝技的著名说书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间,有的艺人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充实传统节目,或者创编新书,例如叶霜林就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愤心情寄寓到《岳传》中,艺人邹必显更独创新书《飞跎传》,讽刺嘲笑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来反映受压迫者的心声,丰富了扬州评话的表现内容。此后扬州评话不断传承,到了2006年,终于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认可。
扬州评话著名书目《水浒》里的《武松》
扬州评话追求充分发挥语言功能,把故事说得细致丰富且结构严谨,表演亦致力于表述当时当地情景,揭露事件矛盾冲突,刻画书中各色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艺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他们擅长以扬州市井平民为对象,刻画和塑造书中的各种小人物,诸如衙役、丫环、贩夫、走卒,使之入木三分,这赋予书目内容以地方和时代的特色。
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现在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正由年轻一代撑起,当中就不能不提及青年说书家马伟。
马伟扬州评话舞台照
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马伟
马伟,扬州曲艺研究所演员,也是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他作为江苏省优秀青年曲艺人才,以扬州评话在曲艺界获得过多个荣誉,当中包括第三至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的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也为多位国家领导人表演过扬州评话,其参与创作表演的中篇弹词《盛世红伶》更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
马伟扬州评话舞台照
马伟在传承了传统的同时,也有创新的尝试。
他专攻王派(王少堂)《水浒》的《武松》、《石秀》、《卢俊义》等传统书目,在创新方面,他先后创作了《京都奇案》、《国话》、《明朝那些事儿》等节目。
马伟扬州评话舞台照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张祖健教授对他也有着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马伟的扬州评话比较纯正和纯粹,表现在以细节、情趣拓展故事,以人物刻画升格艺术审美,没有隐晦的暧昧的和似是而非的穿插,没有哗众取宠的噱头,全心全意以故事内涵吸引人。张祖健教授以一句话总结对马伟的评价:“扬州评话等来了一个人,马伟。”
马伟扬州评话舞台照
在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马伟将会在10日22日为我们带来扬州评话专场演出——《广陵雅俗》。如果大家想要体验一下何为‘闻其声如临其境’,那就不要错过他在江苏大剧院多功能厅的演出了!
(本文内容来源/ 搜狐网(扬州广播电视台、硬腿子、中国江苏网),一元一网,扬州晚报,扬州发布,新浪博客(上海张祖健);编辑/实习记者 唐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