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家长口中的“小花”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Miss Xu”,是同事眼中的“花校长”,好朋友更调侃她为“校花”。她说:“我愿做临小一朵平凡的小花,做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为学校添上属于自己的一点光彩。”她就是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实验小学徐信花老师,不久前,她被评为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
“半路转行”教英语,教学成果丰硕
2006年,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刚起步,师资奇缺无比。徐信花主动服从调剂,放弃熟悉的数学教育,转行教英语,开始了“跑课”历程——除在高邮市临泽小学任教两个班外,她还得承担村小朱堆小学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那会儿,曾有学生家长提出疑问:“教数学的也能教英语?”徐信花借此督促自己,一定要努力,“非英语专业”不能成为不优秀的借口。她每天早晨6:30-7:00早读,以磁带为蓝本练读,强化口语训练;晚上7:30-8:30晚自习,重温大学英语课程;每周末做一份英语四级模拟题。
在教学上,她不仅花费大量精力精心备课,还对着摄像头试讲,并录制教学示范光盘,定期总结反思。在课堂步入正轨后,徐信花慢慢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学来的“拳头举手法”现已炉火纯青——如果学生没有发过言,想发言时就举起拳头;如果已经发言一次,举手时就竖起一根指头,以此类推,直到小手完全张开。因此,她也能更多地关注“拳头生”,引导各学习小组“消灭拳头”,成功治好“哑巴英语”的顽疾。她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听力口语网络PK大赛,还开辟了“阅读交流角”,鼓励学生把在课外看到的有趣的单词、词组等写在“交流角”,再去教会全班同学。
现在,大家似乎都忘了她是个“非专业”英语老师,更多是钦佩她的英语教学成果:入选教育部首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两个省级课题核心成员,扬州市小学英语中青年骨干,高邮市小学英语学科工作室“指导教师”,多次在扬州、高邮各类教学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每年都会面向全市开设示范课、讲座。即使如此,她也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自费订阅《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与学》等杂志,先后通过自学获得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本科学历及教育硕士学位。“非专业”没有成为绊脚石,反而成为了推进器。
工作永远第一位,家庭突发事故也不愿请假
在临泽小学与村小朱堆小学“跑课”期间,她从没耽误过一节课,怀孕期间也正常上课。家人对此颇有怨言,她却用“朱堆小学英语教育刚刚正常,一停下来就半途而废了”为由,成功说服家人,愣是坚守到宝宝出生的前一天。期间有一次,她牙痛得半边脸都肿起来了,依然坚持上课。学生心疼她,买了药片,悄悄放在她家门口。
生完宝宝后,她放心不下学生,产假还未结束,就提前回到课堂,学校、家里来回跑,每天至少六趟。正是理解特殊时期的艰难,所以当同组教师因故需要休息时,徐信花总是主动帮着承担课务,让她们安心休息。
2014年底,徐老师在体检时发现有两个囊肿,医生建议立刻手术,她却想拖到寒假再说。最终,是同事们主动代了课,学生们保证绝不懈怠,她才安心“被迫”休了病假。那一年,她当选为“感动高邮教育新闻人物”。对此,徐老师表示:“我要做一株忠诚的向阳花,只要面对阳光努力向上,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给留守儿童带来温暖 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不少,贫困儿童也不少。徐信花每接手一个班级,都对班里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展开摸底排查,和他们交心,帮他们解困,给他们温暖。有一年寒冬,她发现班上一个孩子始终穿得很单薄,就悄悄地给她置办了棉衣。孩子家长抱着自家饲养的下蛋母鸡上门感谢时,徐信花婉拒了好意。还有个学生奶奶觉得徐老师对待孩子就像亲人一样,执意要认她做干女儿,这也在学校成为了佳话。
2017年,高邮市教育系统启动“滴水筑梦·爱心助学”行动,她又成为了首批“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给失去妈妈的缘缘送去母爱。她给缘缘购买换季衣服,添置学习用品,陪他写作业,带他看电影,尽可能让他享受到正常家庭孩子的生活。
2016年,徐信花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她的施展空间更广阔了。她所在的临泽是一个千年古镇,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她和老师们因地制宜,一起开发特色课程,培育校本文化,将高跷、舞龙、腰鼓等农村传统体育活动引入乡村少年宫项目,引导学生认识家乡自然特质和文化价值。该校成为了“非遗进校园特色学校”,高跷社团获得了扬州市“十佳社团”称号,她自己也成为了“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优秀班主任”“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
振兴乡村教育必须有一支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每当新教师入职时,徐信花会主动对接,帮助他们成长。这些教师中,有3人已成为“扬州市教学能手”。有英语老师参加赛课时,她会从初赛跟踪至决赛,倾心指导,不少青年老师都取得过高邮市一等奖,其中一位还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青年教师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花校”,工作上的棘手事找“花校”商量,生活上的烦恼也找“花校”诉说。徐信花也会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沙龙,让青年教师们展才艺、吐心声、消烦恼。
“以前,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让英语成为农村小学生喜爱的学科。现在,我的梦想是乡村教师有前途,乡村教育有希望,乡村学生有自信。”徐信花说。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 张冠卿 刘冠霖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