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亲切会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
无锡市5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
受到接见!
他们是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叶岚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李树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建新
江南大学纪志成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领域内
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
反映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水准
每4年评审一次
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类别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共设50项
本轮获奖项目分布在12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无锡入选3项
获奖数量仅次于北京、江苏和上海
与重庆、山东持平
超过全国绝大部分省份
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充分展示了
无锡争做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领跑者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无锡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5个
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
成果完成者:杨培明
其他成果持有人:林玮、马维林、田良臣、印晓明、程岭
所在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这一成果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等精神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南菁高中近年来在美育课程基地建设特别是美育课程体系整体建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
南菁高中开展“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丰硕,建构了普通高中美育的理论、实践模型和美育促进育人模式转型的实践范式。发表论文100多篇,相关著作25部,成果辐射示范10多个省市。
该成果对基础教育如何实施美育进行了全面生动的诠释,对普通高中如何克服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可行的路径,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共绘成长地图:幼儿“经历学习”的理念与实践
成果完成者:无锡市实验幼儿园
当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接见大厅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不已、无比兴奋,自己只是一名基层的幼儿园园长,却拥有了如此殊荣,应该说是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感谢……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离不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级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更离不开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
——叶岚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的《幼儿“经历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经历学习”的概念和“经历学习”的实践特点,形成了“经历学习”的活动实施策略体系、资源开发模式等多维立体化支持系统,在理性思考、实践突破、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研究是对学前教育中核心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是一种为了幼儿愉快学习和适宜性学习而进行的有益尝试,为广大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叶岚介绍,幼儿“经历学习”的理念与实践,这个研究项目市实验幼儿园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开始进行,研究学前教育中的核心基本问题。项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成长需要、学习特点,研究融于幼儿生活,注重身心合一的过程的教育方式、理念,以契合幼儿需求的合适的教育方式,促进其全方位发展。
普通高中减灾教育现场学习课程的开发
成果完成者:李树民
其他成果持有人:刘丽平、殷蔚宇、黄锋、朱昺旻、李青
所在单位: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从2006年开始,以地理学科为主导,多学科整合、融入、镶嵌,建立了支持减灾教育现场学习馆课程,构建了通向减灾教育现场学习课程体系。把被边缘化的、忽略的、遗忘的减灾教育正式列入普通高中教育内容,与世界各国重视减灾教育的潮流一致,具有开创性。
现场学习让学生成为减灾教育主体,探索了学科融通的“馆课程”实施路径和操作模式,形成了学生学习共同体、学校—社会共同体。减灾教育的现场学习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实践学习和浸润学习中,理解学科教育旨趣,实现普通高中减灾教育的体验性和人文性。
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者:杨建新、徐汉文、周海江、沈苏林、张云河、张法坤、王志伟、叶东、朱璋龙、李晶、王金龙
所在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建新教授主持的《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基于学校自2003年起先后牵头组建的江苏商贸职教集团、全国商贸职教集团和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在十余年“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有机地结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服务产业企业发展,创新了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23446”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渐进式”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形式,优化了学生职业岗位技术技能、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培养路径,项目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成果丰硕,社会反响、推广效应效果良好。
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
成果完成者:纪志成、张秋菊、唐英年、卢立新、化春键、武美萍、王利强、蒋毅、王生洪、王艳、李可、陈海卫、吴静静、金同康、陈国庆
所在单位:江南大学,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
改革传统工程教育,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机电融合创新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求。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协调发展”。从 2007 年起,江南大学以 6 项省级教改项目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机电融合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2010年与唐氏家族和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深度合作,共建江南大学君远学院,通过校基政企协同、点面线体协同和双导双院协同,创新构建了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新型办学机制,创新提出以机电产品设计为主线的知识架构与课程体系、以项目驱动的 MPD-4step教学模式、“2+3+4+多”实践教学体系和“双导双院”素质教育新模式,系统深入地开展了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总书记以“无上光荣”这四个词
形容教师的地位: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
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
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生活在无锡,学习在无锡,
真的可以说是幸福感满满!以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无锡!我们,一起见证!
(来源:无锡发布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