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生活4年,他拍下这120张照片.....

2019年09月12日 16:12:50 | 来源:南京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个人对南京的印象都不一样

  有人热爱,也难免有人离开

  但是你如果看过他镜头里的南京

  至少会认识到南京真正的颜值所在

  青锋,90后,六合人,大学毕业以后换了三份工作,因为总是在上班时间错过拍照的最佳时机,索性辞职做起了自由摄影师。本名叶序,两个现代与古风交汇的名字,正如他镜头中所展现的南京。小编经常在微博、微信上转发他的图片、视频,他的脚步遍布南京的小巷、高楼顶层、凌晨夜色

  高能预警本文120张照片,是青锋从2016年至今拍摄的关于南京的一些静帧影像总结。他的片子大气、恢宏,多次被市政府办公厅、外宣等单位选为城市宣传片。关于南京的模样,一张图就能看见

  青锋是最早的一批爬楼党,现在网上大火的一些城景他几年前就拍过。11点到家,2点半入睡,只因多看了一眼前一天傍晚的天空,对云量、高度、风力、湿度一番研究,第二天必是好天气,于是四点半起床,收获一片日出。

  一张好图,要天时+地利+人和。

  青锋对画面的要求很高。他说,每个地方想拍到一张满意的图,是要花功夫碰运气的。比如一年中只有十来天这个景好看,同时要等好天气,周末人多会受影响,还要看自己有没有空。

  天时地利人和,少一个都会差些感觉,而把一个点拍到完美了才能叫毕业。

  16年开始接触航拍,问起原因他耿直的回答到:跟随时代脚步,别人都在玩的技术,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各种帮助摄影的App都出来了,这些年摄影方面的知识技术层出不穷。城市竞争激烈,最终也造成摄影师之间“较劲”,看谁拍得好。“南京是我提升水平的试验田。”他憨憨的笑着说。

  话不多说了,一起欣赏美图吧!

  大自然总有神来之笔,大地被落日晕染成一片金黄,湖水将夕阳的倒影拉长,光与影的变幻,成就了一天中最灿烂的模样。

  有人爱阳光,就有人爱黑夜。南京的夜,是流光溢彩的。

  南京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

  即便身处繁华的新街口,站在偌大梧桐的树荫下,也能感受到旧时光的荫凉。

△2016年10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前一天,一对父母带着小孩前来参加“我与大桥合影”的活动。小孩在桥上跑过,用手机拍下的瞬间。

△两年后,2018年12月29日,大桥恢复通车。通车前两天,无数市民登上大桥,欢迎它重新归来。

△朝天宫棂星门前的滑梯,是几乎所有南京人童年记忆中都有的画面。

  毋庸置疑,如今南京已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立体空间,耸立的高楼如同层峦叠嶂,直指苍穹 挺拔城市的高度。

  而路也脱离地面演变成桥,像空中的彩练,像隆起的青筋,在城市内垂直分布,蜿蜒曲折 高低错落。

  建立在建筑足够高的前提下,只有无人机才能拍到的穿云美景,也成了南京“夏日雨雾”的专属景观。

  春之昼,秋之夕,夏之荷,冬之雪

一月一变换,在十二个月里

写上一首“金陵,诗意”

△南京城里的花花草草,不胜枚举,但那些盛开在古建筑周围的花,总是比野外孤芳多一些趣味。

  鸡鸣寺路的樱花就更不用说了,年年人山人海。除此之外,南京每年都会有一些新晋网红赏花地,从早几年的梅岗,到前两年的崇正书院,再到今年的绣球公园。

△鸡鸣寺药师塔

△绣球公园

△梅花山

△玄武湖城墙

△雨花台梅岗

  这些网红赏花地,离不开园林单位的规划,高楼大厦在建,街角公园也在完善。

  夏天对于城市摄影人来说,是出大片的好时机。台风会带来极致的能见度,水晶天,迷人的霞光,以及可能的彩虹。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夜晚的金陵城拂去了白日里的浮躁,萤火虫在草丛间自由飞舞,如同童话世界。

  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韵味,秋天就给了南京一种复古的氛围,特别是漫步在紫金山里,或颐和路上。

△满街的梧桐,成了高楼大厦之间迷人的金黄颜色。

  雪,是摄影师冬日里最大的期待。

  都说“一下雪,南京就变成了金陵”。当白雪覆盖住现代器物,走进夫子庙,走进紫金山,确实有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来源:南京发布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