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三眼古井火了!″撞脸″新款苹果手机

2019年09月18日 17:01:47 | 来源:泰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苹果11 Pro设计竟和泰兴有关系?”近来,因为和苹果即将上市的新款手机上的三摄镜头完美“撞脸”,泰兴市的一座三眼古井突然在网上走红,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此“打卡”。

  摄像头、古井完美“撞脸”

  近日,有个关于苹果新款手机的网帖,引起不少本地市民的关注。帖子中称,“最新研究发现,苹果11 Pro新款手机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中国江苏泰兴的一处著名古迹——三井头。”另外一个帖子甚至还言之凿凿地称,该手机设计者是泰兴的女婿,他到妻子老家游玩时,无意中看到这座历史悠久的三眼古井,觉得很是奇特,于是就把这个设计理念引入到新款苹果手机摄像头的设计中。

  记者从某手机卖场了解到,即将上市的新款苹果手机有两款机型将采用“三眼”设计。这三枚摄像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是苹果手机首次出现这种设计。

  对于网帖内容,记者经多方打听,未能证实。但至少存在了300多年的泰兴三眼古井,却因为这条传闻着实火了一把。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泰兴市中心的鼓楼路,在三井南巷与三井北巷交会处找到了这座古井。井口旁的石碑上,写有“古三井”三个金色大字,并注明,1987年,这座古井被列为泰兴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看到,“古三井”的三边被汉白玉栏杆围了起来,只有北边可以直通井台。井台中央三个井口呈品字形排列,乍一看,确实跟苹果三摄镜头的造型很相像。

  三个井口的大小、高度各不相同。记者用尺子量了一下,三个井口分别为:外径60厘米、内径31厘米、高31厘米;外径50厘米、内径26厘米、高16厘米;外径60厘米、内径33厘米、高11厘米。记者本以为这是三口独立的井,但朝井里看去,却发现别有洞天,三个井口连通着同一井,井水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芒。

  从井口俯看,可同时看到水面上3个井口的倒影,让人啧啧称奇。再细看,井口内壁的石头上,被绳索磨出的痕迹清晰可辨,泛出一片青幽幽的亮光。可以想象出,只有历经几百年的摩擦才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迹。

  八旬老人讲述古井故事

  记者采访时,一位老人来到井边取水。老人名叫韩清余,今年已86岁,一直居住在鼓楼街上。

  老人说,他是喝着这口井的水长大的。小时候,没有自来水,街上人家吃水、用水都靠这口井。鼓楼街一直是泰兴城繁华热闹的地方,所以在此井附近生活的居民很多。“我记得,那时旁边都是瓦房,三眼古井的对面还开了一家轿子铺,娶新娘的都会来铺子里租花轿。鼓楼街附近就这一口井,来井里取水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早晚用水高峰,常常要排队。”韩清余说。

  老人说,井水会随着季节转换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夏天井水会往上涨一些,取水也会容易点,冬天井水则会降不少。这口井里的水略有点咸,但很干净,围着井方圆1公里的住户,都会来这里取水。小时候,每隔三四天,他就会从井里挑水回家,储存在家里的大水缸里,供一家人吃用。

  韩清余说,后来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来井里取水的人慢慢少了,但还是有不少像他一样的老住户,喜欢到井里来取水。尤其是夏天用清凉的井水泡上一个西瓜,冬天用温和的井水来洗洗涮涮,都是一种享受。

  老人还告诉记者,因为有了这口古井,连接古井的这条二三百米长的南北巷子,也被起名为“三井巷”。

  三眼古井明代就有了

  这口三眼古井到底修建于何时?对此记者专门联系了泰兴市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三眼古井被当地人俗称为“三井头”。据史料记载,此处原名“忠爱铺”,后因有了这口三眼古井而得名“三井头”。

  关于此井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宋时抗金名将岳飞部属曾在此屯兵,共挖掘了十三口水井,这便是其中一口。另一种说法是,由明万历年间的地主张明球捐地凿井。

  据《泰兴县志》记载,此井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由僧宗惠募浚”,“三易寒暑,易砖为石,而役始竣”。

  《泰兴县志》上还说“原井旁曾立有石碑一块,上刻‘古水井’三字,下刻《重修三井碑记》,背阴有施主姓名及钱粮数目,已圯废”。

  根据上述史料,可以确认这口古井在明代就有了。此井内径宽1.33米,深7米以上,比一般井要大,井盖上砌有3个井圈。据说,旧时,这口井南北两边住宅中,各有一株高四五米的桫椤树,属稀有品种,极其珍贵,成为“泰兴十景”之一。

  三眼古井为何会砌有三个井圈?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说,目前没有找到相关史料来证实建造原因。不过,当地群众却口口相传着这样的说法,因为此井比较大,来取水者众多,为保证大伙安全有序取水,所以砌了三个井圈分散人流。

  泰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清代时,三井头附近开设有安徽、湖北会馆。民国初年泰兴首家卖煤炭的场子也设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兴县人民医院曾设于三井头对面的民房内。

  2000年,泰兴鼓楼西路扩建,三井头也在红线之内,属拆填对象。但此井历史悠久,当地群众对其感情很深,且仍可使用。泰兴相关部门经慎重研究,决定对三眼古井予以保存,并加以修缮。如今的“古三井”,已成为泰兴游子们心中故乡的代名词。不少人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乡后,都会到井边来转一转。

  (来源:泰州晚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