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绿色园区,打赢蓝天保卫战,经开区创新思路、增强担当,通过建设“金龙湖绿网”,构建了立体化、全覆盖、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控体系,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污染防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开区遵循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理念,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积极探索建设了“金龙湖绿网”。
目前,已开发完成预警管控、在线监控、指挥作战3大系统,网格化应急预警、VOCs产排行业在线监控、工地扬尘在线监控、执法视频回传和轨迹回放等9大功能模块。
经开区在建设全方位预警管控系统方面,在已有2个国标站、4个市控站的基础上,扩充站点布局,辖区6个镇(街)全部完成了国标法监测站点建设,12个站点全部落实“点位长”负责制,压实了污染防控的主体责任;
围绕居民区、工业区、餐饮油烟区、交通拥堵区等污染排放集中区域,增设32个网格化空气环境自动监测微型站,准确把握污染源从产生、传输到落点的全生命周期,配强“预警前哨”,实现了无盲区、无盲点监控,全天候、全时段预警。
污染防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将线上监控与线下治理相结合,完成“金龙湖绿网”APP终端开发应用,精准绘制重点区域1—3公里梯度治污地图,定时发布雷达扫描图、微站高值图、市均值比对图、大气6参数实时数据表“三图一表”,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建立污染源处置快速反应、高效拦截机制,确保镇(街)网格员5分钟内响应、10分钟内赶赴现场、20分钟内完成处置、30分钟内反馈结果,构建了“预警发布-问题交办-应急响应-快速拦截-抽查督办-效果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第一时间阻断污染传输。
经开区通过建设“污联网”可视化治理平台,紧贴企业污染产排车间、工地土石方作业面,布局建设空气质量参照点,实现与“金龙湖绿网”并网联网监控,做到污染源第一时间感知、网格员第一时间处置,大气污染防治更快速、更精准、更高效。
今年以来,围绕臭氧和扬尘污染防控的重点任务,占园区VOCs排放总量90%的26家重点企业,以及78处在建的建筑工地完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
依托“污联网”可视化治理平台及覆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在线监测“天网”,及时掌握污染第一证据,
依法查封了4处扬尘管控不力的工地,
责令38处违规作业的建筑工地停工整改,
清退不合格非道路移动机械19台,
对5台超标排放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依法实施立案,
对32家违规生产、违规排放的企业责令停工整改,
有力保障了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污染防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金龙湖绿网”功能,奋力压降每一微克,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