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城市管理、治理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由省文明办指导,江苏城市频道联合我苏网、荔枝新闻在《零距离》栏目中推出《品读城市之美》系列报道,重点突出呈现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新亮点,用民生视角展现江苏各地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用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折射新中国成立70年给江苏各地人民带来的沧桑巨变。在充分展示江苏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经济发展之美、文明风尚之美的同时,总结提炼各地在城市管理、治理中的“点睛之笔”,将一城一地的经验,化为可供学习、分享的“教材”,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江苏样本”。
戳视频️↑↑↑看垃圾焚烧发电厂成了常州市民的“好邻居”
在常州,有一个距离居民区很近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它不仅和周围居民和睦相处,还吸引了楼盘,酒店在附近进驻。来看看当地是如何做的。
人们对酸败腐臭的垃圾避之不及,对美丽怡人的城市花园趋之若鹜,垃圾和花园这两个极端的事物,在常州却被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位于常州遥观镇的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一座零投诉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08年前,周围居民对垃圾处理有着固化的观念:脏臭、污染。之前在这里的一个露天堆肥厂,给市民带来了很差的印象。
常州城管部门一直在寻找垃圾处理的出路,2001年,他们组织专家各地调研,最终确定常州今后处理生活垃圾,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2008年,中标的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常州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
绿树掩映,小桥流水,蓝白外墙。因为是全国离居民区最近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划设计时,建造成了花园式,和周边的居民小区、湿地公园融为一体。垃圾车进厂后直接卸料,整个处理过程都在这栋楼里封闭进行。
滤液经过水处理中心处理,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不过,却不会外排,而是中水回收后进入厂区的人工湖,灌溉绿植。发酵后的垃圾进入焚烧炉,焚烧过程和产生的烟气都在监控室里实时监控。烟气排放的数据也在工厂外面的电子屏上同步显现,让周围居民可以随时了解烟气排放的情况。
污染小的垃圾焚烧可以带来巨大的动能,通过汽轮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并入华东电网。一吨垃圾发电量达到了450度,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四个月的生活用电量。
政府智慧引进,严格监管,企业自律,让这里从一个小村落,到如今,和10万居民相邻。花园式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再让人们避之不及,反而吸引了更多的楼盘、宾馆、商业体建到附近。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我苏网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