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荷兰癌症研究所的合作成果:首次发现可以通过诱导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使之发生衰老进而特异清除肝癌细胞,有望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例约85万例、死亡病例约80万例,其中,中国的新增病例与死亡病例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在目前的临床诊疗中,多靶点药物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疗法,然而其临床疗效有限。科学家们也在开发新型的肝癌疗法。近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荷兰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取得了成果。
荷兰癌症研究所资深科学家瑞内博那茨表示,“我们相信此次在自然杂志发表的,关于药物组合治疗肝癌的新策略,可能比现阶段我们在临床肝癌治疗的手段,更具潜在优势。”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团队利用肝癌细胞的自身特点,如TP53突变,将肝癌细胞诱导进入衰老状态,使得该状态下的肝癌细胞存在获得性弱点,再根据该弱点进行药物筛选。
上海市肿瘤研究副所长覃文新表示,借用拳击当中的名词one-two-punch,就是组合拳 ,分步式地精准地治疗肿瘤或者是肝癌,正常的细胞它不会发生衰老或者到一个特定的状态,只有有突变的癌细胞才会发生衰老。
目前,团队已在肝癌动物模型中证实,这种"组合拳"的疗法能显著抑制肝癌进展,TP53突变的患者约占肝癌患者的35%至40%,这也意味着,该研究或将给全球每年逾30万新发患者带来新福音。业内专家表示,这项研究无疑为肝癌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过,研究方法要真正应用于临床肝癌患者,可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新恩表示,进入临床研究以后,第一步探索安全性,第二步有效性,第三步是跟目前所存在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比较,第四步再确定是否能广泛地运用于临床。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邓曦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