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刘国庆,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劳模,默默扎根岗位的他,见证了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刘国庆回到单位看望同事
今年,是刘国庆退休的第十个年头。国庆前夕,他回到单位看望同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变了模样,让他感慨万千:“像这个机床也是后来进口的,我退休以前还没有这个机床。工厂从修理内燃机车,到现在成为全国制造大功率内燃机车的生产基地,我们工厂发展非常快,特别像我们的铁路工业,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我作为一个铁路工人感觉非常自豪。”
刘国庆的父亲从事火车头的验收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刘国庆对隆隆作响的列车一直充满好奇。在技校,他学了四年的金属切削,1969年如愿成为戚机厂的一名工人。
图为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气缸套生产线
这是企业的气缸套生产线,气缸套被称为内燃机车的心脏零部件。1987年,面对缸套班生产业绩总是上不去的现状,已经成为班长的刘国庆,每天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12点,根据企业统计,他7年完成了21年的工作量,他被同事赞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1989年,40岁的刘国庆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我刚刚进厂的时候就在他的劳模班里学习,跟他学了很多东西,受他的影响,我的变化也非常大,首先要以厂为家,还有一定要抓牢产品质量。”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配件公司缸套班副班长朱建平说。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正在精益生产线上作业
1989年,气缸套生产线上,4台普通车床4个人,每天最多只能生产12只气缸套;2019年的精益生产线上,2台数控机床只需要2个人,每天至少可以生产16只气缸套。
企业的变化、技术的革新,让这位共和国同龄人倍感骄傲。“现在都自动化了,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产量也翻了几番,有这样飞跃的发展,我非常自豪。”
(潘洁 米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