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血病
大家的印象可能都来自于电视剧
主角们大多面色惨白身体弱
实际上白血病有 20 多种
有一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发作时又急又快又凶狠
这种白血病有多恐怖?
有句词语「上吐下泻」就是为它定制的
患者牙龈、消化道、尿道都可能出血
可以说是「上面吐血,下面尿血」
生命进入倒计时模式
图片来源:央视《2018 寻找最美医生》
据统计
这类患者 90% 半年内死亡
最快只要 3 天
也难怪白血病的另一个名字是
血 癌
但就是这样一个恐怖的恶魔
被一个中国人征服了
这个人就是
王振义
图片来源:《青春为祖国歌唱》
人物名片
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故事要从 1959 年讲起
医学博士王振义
在跟血液病打了多年交道后
工作重心转到白血病研究
当年的毕业照,二排左三为王振义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振义传》
王振义热情地投入工作
可结果是冰冷的
半年,60 多个病人
想尽办法治疗
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
一个一个死去
一名医生面对如此结果
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这样的煎熬还不是一天两天
一晃二十多年的青春过去了
王振义没有什么重大收获
图片来源:央视《2018 寻找最美医生》
但他没有放弃
直到 26 年后,迎来了转机
1985 年
在上海儿童医院的一间病房里
白血病的死亡阴影
笼罩了一位 5 岁的女孩小静静
她发着高烧,口鼻流血
内脏器官多处感染,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国际上主流方法是化疗
但治愈率只有 10% 到 15%
(注:医学上临床治愈率以 5 年生存率来表示)
外加当时国内条件差
几乎没人负担得起
王振义当时已在研究一种新药:
全反式维甲酸
虽然已做不少试验,但就缺这么一个患者
如果能试用新药,孩子就可能得救
不尝试新药,孩子会死
但自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王振义陷入两难的纠结中
但「血癌」不等人
面对一个即将离世的小生命
他经过反复思量,最终下定决心
当晚他郑重对妻子说:
我想好了,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振义夫妇与孩子的合影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经过一周的治疗
小静静的病情出现转机
更出人意料的是
她的情况越来越好,最终被治愈了!
家属喜极而泣
王振义也默默地感到高兴
这时候,还是有人表示怀疑:
偶然而已,
不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吗?
王振义没有多说什么
他和同事一起去各家医院找病人
在缺乏条件和 61 岁高龄的情况下
把这个「偶然的成功」又复制了 24 次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振义传》
在证明了新药的神奇效果后
王振义马上着手一件更重要的事
推广新疗法和新药
只有把新疗法和新药推广出去
才能救回更多命悬一线的人
尽快推广的一个途径
是去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
1988 年,论文发表,引起了轰动
这一疗法被誉为
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
也被接地气地称为「上海方案」
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上海血研所提供)
1994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颁奖现场
几百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癌症专家齐聚一堂
主席台中央并立着三面国旗
中国、美国、法国
分别代表获奖者的国籍
这位中国的获奖者,就是王振义
王振义作为获奖者登上 AACR 封面
图片来源:AACRJournals.org
可能大家不知道获奖有多重要多不容易
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
第一次有中国人
登上癌症领域最高奖
「凯特林奖」的领奖台
而这一年,王振义已 70 岁
新疗法被推广后
90% 的 APL 患者可以长期无病生存
治愈率从 10% 提高到 95% 以上
从无药可救到 90% 以上治愈
这种曾经最凶险的白血病被中国人征服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王振义与学生陈竺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图片来源:新华网
作为新疗法发明人
王振义一心只想救治更多的病人
在欧洲
该病的每次治疗需要约 8.5 万欧元
人民币差不多 66 万元
在我国
平均下来一盒救命药只卖 290 元
且已纳入医保
中国人能享受到如此低廉的价格
王振义功不可没
(来源/泰州微视听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