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小黑”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十年前在江苏常州与家人走失,流落到宜兴和桥镇。之后被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由于当时年纪小加上精神障碍,他既说不清自己的名字,也讲不出老家的具体位置,但他经常哭着想家。10月27日,在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生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离家十年的“小黑”终于再次与家人团聚了!
(“小黑”家人与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合影)
“小黑”在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代号为“无名男六”,2010年被救助站送过来的时候,又黑又瘦,于是医院就给他取名叫“小黑”。2016年,在医院做义工的叶道银认识了“小黑”。在接触过程中,叶道银发现“小黑”经常早上眼睛红红的,一问才知道,他又梦到家人了,他想回家。
“小黑”的家究竟在何方?通过交流,叶道银大概知道了小黑来自云南红河,可能姓杨,是跟父母来江苏打工时走丢的。可仅凭这些信息想要找到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2017年我去红河一带旅游,大概在那边待了一个星期,别人都是去景点玩,我就是抓住导游,找当地人把录音视频给他们看,希望解读他说的那个方言。可能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语言,他们也听不懂,在那边待了一星期也没有结果。”
后来,叶道银到南京脑科医院参加转岗规培,立志成为一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这期间她也没有忘记“小黑”的回家梦。由于机缘巧合,今年10月下旬,叶医生了解到一个网络寻人计划,把“小黑”的信息发送上网之后,借助该平台的精准地理弹窗技术和警方的人脸识别技术,在一天之内,就找到了“小黑”的家人。
10月24日,叶医生拿到“小黑”爸爸联系方式的当天晚上就联系了他们。视频电话那头,“小黑”一家人喜极而泣。叶道银回忆说,“当时看视频里面小黑的妈妈就在一边情绪很激动,他们家人都蛮开心的。凌晨一点多,‘小黑’的弟弟还打了我电话,发了短信,他说打扰你了,我实在太激动了,控制不了的,他说就是晚上一直在哭。”
(叶道银在与“小黑”交流)
第二天一早,在西双版纳打工的“小黑”爸爸和弟弟就开始出发赶往宜兴。从景洪坐汽车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常州,再到宜兴,辗转近3000公里。
10月27日中午,在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大楼,经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及身体特征,“小黑”一家人终于团聚。虽然不能正常沟通,但“小黑”还是清楚地说出了他朝思暮想的“爸爸”、“弟弟”、“回家”这几个关键词。现场,“小黑”还特地带了一包小零食给弟弟。这是前一天病友给小黑的,他知道今天家人要来接他,特地装在口袋里送给弟弟的。
(“小黑”特地带了一包糖给弟弟)
阔别十年的一家人再次坐到一起,有太多想说的,想问的。弟弟多次掩面哭泣,就连父亲坚强刚毅的脸上,也闪现出泪花。这次没有来到现场的“小黑”妈妈,通过电话听到他的声音,更是泣不成声。
通过“小黑”的家人,记者了解到,在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叶医生辗转帮助联系“小黑”回家的同时,“小黑”的家人也从未放弃对他的寻找。“小黑”爸爸回忆,2010年夏天“小黑”走丢时才14岁。因为精神残疾,当时在常州打工的他们将“小黑”带在身边照顾。然而有一天,他们下班回到住处,发现“小黑”不见了。当时他们发动工友帮忙,报了警,贴了寻人启事,在周边断断续续找了三年。“我们在这边找了三年多都没找到,他妈妈当时急得都快死了。我们两个那时候骑自行车找,到处找。”
“小黑”一家来自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哈尼族。三年找寻未果,最终,带着无尽的遗憾,“小黑”的父母返回了云南。在云南打工期间,他们又辗转个旧、开远、景洪等多地,依旧没有找到“小黑”。即便如此,“小黑”的父母一直没有放弃,坚信他还活着,坚信他有一天会回家。“户口什么的我都没删掉,我还交医疗保险的,每年都交。”
当父子俩拥抱在一起,“小黑”说出“谢谢爸爸”,爸爸哽咽着回应:“跟爸爸回家啦”。现场的医务人员、媒体记者也都被这一幕感动,大家都由衷地为这家人感到高兴。从江苏宜兴到云南红河,“小黑”的漫漫十年回家路终于成行!
(阔别十年,父子相拥,“小黑”爸爸也哽咽了)
不过,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在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还有14位和“小黑”情况差不多的无名精神疾病患者,他们也曾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流落街头被救助至此,最长的在医院已经住了十多年。可要帮他们找家,很难。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莫晶说,“他们是有交流障碍的,不能跟正常人一样交流。如果能找到一丝线索,我们就有办法帮他找。我们也请人来听听他们到底是哪里口音。因为他流浪地方多了,口音也不纯正,所以有的病人他想回家也回不了家,这是最大的困难。”医院也希望各方面关注这些群体,帮助更多无名精神疾病患者找到自己的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曹勇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