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诗词之脉 觅江南之魂 | 意气江南:家国情怀 铮铮铁骨

2019年10月28日 17:38: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江南,是水网相连的区域共同体,是商贸相通的经济共同体,更是血脉相牵、情感相系的文化共同体。10月28日-31日,以“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开幕式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主题片《江南文脉·诗词》惊艳亮相。风光秀丽、物产丰饶、交通便捷、人文昌盛的江南掀开她的面纱,徐徐走来……

  江南,你真的懂她吗?

  若问江南何处是?江南,是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热忱,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炽烈铿锵,是辛弃疾“胸中十万雄兵”“气吞万里如虎”的热血担当……诗以言志,江南之魂在意气,一起跟着镜头,寻觅意气江南。


  柔媚婉约的江南,诗词中亦有以身许国的峥嵘意气,铮铮铁骨。至今读来,依旧荡气回肠。

  隐逸词人朱敦儒避乱到江南,在石头城上慨叹:“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爱国词人张孝祥则在宋军采石矶大捷后,作词抒怀:“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陆游至死渴盼国家统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便是在梦中,一腔报国热忱也化作横刀跃马的豪情壮举。

  和陆游一样,辛弃疾的胸中,也藏着十万雄兵。这位名重一时的武将,一生以收复中原、报国雪耻为志。六十六岁任镇江知府时,他登上京口北固亭,北眺中原故土,俯瞰滔滔江水,抒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满腔愤懑。

  明末青年士子以天下为己任,切磋学问,激昂时政,活跃于今天上海、杭州、无锡、南京一带。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志的顾炎武,诗中有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热血担当。少年将军夏完淳,以“万里河山犹故国,九京风雨自同心”这样的铿锵之句,书写了江南文人炽烈的家国情怀。

  晚清江南的志士仁人以诗词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引领了近代文学风气。“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剑气与箫心,江南文化的刚柔两极,在龚自珍的诗中,完整地交融在一起。“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鉴湖女侠秋瑾以诗剖明心迹,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

  江南成就了诗词,诗词也成就了江南。既有杏花烟雨、莼菜鲈鱼的美好风物,又有崇文尚德、诗礼传家的精神品格。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古人片刻之间行尽江南的美梦早已成为现实。

  吴韵苏风、越韵浙风、徽韵皖风和海派沪风,融汇之下的江南文化,是这一片土地共同的文化标识、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今,江南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走向了一体化格局下更高质量的发展。

  而诗意,从未远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