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诗词之脉 觅江南之魂 | 山水江南:旖旎多姿 钟灵毓秀

2019年10月28日 17:38: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江南,是水网相连的区域共同体,是商贸相通的经济共同体,更是血脉相牵、情感相系的文化共同体。10月28日-31日,以“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开幕式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主题片《江南文脉·诗词》惊艳亮相。风光秀丽、物产丰饶、交通便捷、人文昌盛的江南掀开她的面纱,徐徐走来……

  江南,你真的懂她吗?

  若问江南何处是?在宣城谢朓楼,安徽天门山的朱楼御道,在长江、大运河、太湖水网的岸边垂杨,在山水、人文交融之路的“浙东唐诗之路”……诗以寄情,江南之魂在山水。一起跟着镜头,沿着诗词之脉,寻觅山水江南。


  清澈的水面上采莲的小舟缓缓而行,水面下鱼儿在欢快嬉戏。此时,不知哪位采莲人吟唱出一首助兴的小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

  这首民歌《江南》被汉乐府收录,质朴的歌声从此穿越千年,久久回荡,定格了江南的旖旎多姿和诗情画意。

  时光流淌,南朝齐,28岁的谢朓,即将离京赴任,这位出身名门望族的青年心潮起伏。眼前是绿水垂杨、朱楼御道的繁华,心底是壮志满怀、建功立业的豪情。此情此景,一首壮丽昂扬的千古名篇《入朝曲》就此诞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南朝齐】谢朓《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诠释着南京城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成为了后人称颂江南佳境和六朝气韵的绝好注解。

  两百多年后,大唐才子李白满怀景仰,登上了宣城的谢朓楼——他江南诗旅的其中一站。

  豪放不羁的诗仙盘桓江南,流连忘返。船行至安徽天门山,他赞叹眼前壮美的景色,“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林深山秀的敬亭山,他独坐终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到得金陵凤凰台,他感喟历史沧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在市井之间,他看到的是青梅竹马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而更令人难忘的,是江南友人如水一般绵延不绝的热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江南素有“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特色。诗词中的江南之美,也得益于江河湖海水系的滋养。

  长江浇灌了下游的沃野千里,隋唐大运河在元代裁弯取直,成为南北畅达的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正是作为漕运枢纽的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既潇洒脱俗又带着红尘烟火气,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的共同向往。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是水网的密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长江的壮阔;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是大运河的繁忙;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是太湖的浩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沧海的邈远。

  存世唐诗中,吟咏江南的占五分之一,有万首之多。从白居易笔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钱塘江畔,到杜甫“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的天台山,全长不到200公里,而全唐诗收录的2200余位诗人中,竟有451位诗人游览过这条风景线,踏出了一条山水与人文交融之路,这个奇异的景观被今人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徜徉山水,逍遥田园,诗人辈出,流派纷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而江南之美,何曾写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