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爱心接力坚持了10年 多个孩子圆了上学梦

2019年11月01日 09:44:39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0年前,由于牵挂家乡苏州,一对澳大利亚籍华人夫妇决定每年捐出3000澳元,资助苏州的孩子上学,直至大学毕业。但是,他们身在国外,只能委托一对苏州夫妇帮忙。10年来,苏州夫妇经常会贴钱凑满每年15000元人民币的爱心款,捐给姑苏区金阊街道运河社区的贫困学子。至今已有5个孩子在他们的资助下,圆了上学梦。昨天,一场捐赠仪式在运河社区举行,被资助的孩子、苏州夫妇和澳大利亚籍华人夫妇三方通过视频见了面。

  一场捐赠仪式,牵出一段爱心故事

  “黄奶奶您好!我是您资助了10年的苏州学生飞飞,今年我上大学三年级了,谢谢您!”昨天下午两点半,在运河社区的会议室里,21岁的大学生飞飞通过视频电话,向身在澳大利亚的82岁老人黄俊明问好。

  2009年,飞飞还是一位小学生。由于妈妈患重病成了植物人,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爸爸上班的微薄收入支撑,飞飞上学的费用让一家人很发愁。此时,社区送来一个好消息——有一对好心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夫妇捐出了一笔爱心款,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当年,一共有3个孩子得到资助,飞飞就是其中一个。

  10年过去了,飞飞已经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昨天,她第一次见到捐助了自己10年的黄俊明夫妇俩。而这次视频通话,也让飞飞知道了这笔助学款背后的故事。

  当飞飞和黄俊明夫妇俩视频通话时,70岁的穆玲莉一直在旁边看着。她和丈夫李渤是苏州人,和黄俊明夫妇俩是相识了15年的朋友。这场持续了10年的捐资助学,就是由他们4个人共同接力完成的。

  两对夫妇接力,10年资助5名贫困学生

  黄俊明祖籍苏州,出生在香港,小时候在苏州住过7年,后来移民澳大利亚。视频通话时,黄俊明说着一口流利的苏州话,当“时,虽然我们住在香港,但是一家人在家说的都是苏州话,我也一直很想回苏州。”

  出于对家乡苏州的牵挂,黄俊明曾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起求助,寻找在澳大利亚的苏州人。2004年,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穆玲莉一家。当时,穆玲莉在澳大利亚照顾刚出生的孙子。

  2008年汶川地震,黄俊明夫妇俩一下子捐了10万澳元,却由于中间出了点小差错,导致捐款被退回。思量再三,他们决定每年捐出3000澳元,资助苏州的贫困学生,并委托穆玲莉夫妇俩办理相关手续。

  2009年,穆玲莉夫妇俩通过运河社区,找到了3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完成了第一次捐助,并承诺将一直资助到孩子上大学。此后,两家人一直默契配合,共同来做这件事。

  每年,穆玲莉和老伴都会趁回苏州的机会,将黄俊明夫妇俩给的3000澳元转交给金阊街道红十字会。由于汇率的变化,穆玲莉夫妇俩还经常会悄悄贴钱,将爱心款凑满15000元人民币,让每个孩子都能拿到5000元助学金。10年来,先后有5个孩子得到资助。

  始终心系家乡,叮嘱 儿女接过助学接力棒

  作为5个孩子中唯一接受了10年资助的人,当得知穆玲莉夫妇俩这些年的默默付出后,飞飞不停地道谢,正是因为你们的好“心,让我顺利读了大学,爸爸也不用为我的学费发愁。”在视频通话时,飞飞也邀请黄俊明和老伴有机会回苏州看看。

  事实上,在这10年间,黄俊明和老伴曾3次回到苏州。今年5月,两位82岁高龄的老人再次回来,在苏州住了一段时间。在与飞飞视频通话时,黄俊明再三说起:“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苏州,我为你们做的是一点点小事,你要好好学习,学好了本事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作贡献。”

  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黄俊明和老伴叮嘱儿女要接过助学接力棒,让更多的孩子能圆上学梦。

  穆玲莉夫妇俩也表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们会一直把这份跨国的爱心传递下去。

  备注: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飞飞”为化名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