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的西奥检测咨询服务公司一票货值569.75美元的芬兰进口待检测LED灯样品,通过保税检测外发的形式送到综保区外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这标志着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诞生了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
“以前,因为没有相应政策支持,我们公司想承接海外样品检测业务,操作流程十分繁琐。”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的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公司承接相关业务的堵点、痛点。据悉,此次,来自芬兰的待检测LED灯样品从浦东机场直接审核放行到园区,在完成各项通关手续后,送达实验室。这一过程省去了过去面临的许可证件、征税、市场准入许可等多重要求,不仅节省了2天,还为企业节约相关税费近800元。
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了自贸区改革创新的红利,背后是园区积极抢抓机遇为企业降本增效的不懈努力。今年9月1日,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正式挂牌成立,首推七项举措中,第一条就是“在全国首家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9月6日,《海关总署企管司关于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的复函》正式发布,明确同意园区综保区选取1至3家企业试点开展保税检测外发业务。随后,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管委会、园区海关对试点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等进行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苏州自贸片区诞生了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
得益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苏州集聚了大量的检验检测机构。截至今年9月,全市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证书的机构已达426家,机构数量和服务收入两项指标均居江苏省前列。但由于综保区外没有保税检测优惠政策,进境环节又面临许多要求,长期以来,通关时间长、费用高成为综保区外企业承接海外样品检测业务的“关卡”。高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内外联动的保税检测新政策可以提升苏州检验检测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综保区保税功能作用,带动集聚保税检测产业发展,拓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延伸检验检测产业链,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