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9号,2019中国•扬州“大运河音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长三角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扬州举行。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等80多人汇聚一堂,就“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如何与地方高校音乐学科建设”进言献策。
此次研讨会由扬州大学主办,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共同承办,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运河音乐文化进行微观与宏观、个案与理论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进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的研究,加强对地方性音乐研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交流和探讨,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成果交流与工作经验分享的平台,共谋大运河音乐文化品牌发展战略。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赵为民教授认为,在学科建设上,地方高校和专业院校相比不占有优势,所以,地方院校首先应该利用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去做收集、整理等相关研究,再将它引入到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创作,长期坚持下去,成就自己独特的优势。
赵为民说:“海上、陆上丝绸之路横跨东西,京杭大运河则纵贯南北,在中国历史上纵横四方的诸多通道文化、流域文化、走廊文化中,大运河文化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扬州有它独具特色的大运河音乐文化资源,扬州大学抓住这个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形成扬大自己的特色,推出一批成果,形成自己的优势,不仅将促进扬州本地以及江苏省在大运河音乐文化研究方面的拓展与深化,也必将带动和引领京杭大运河沿线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内在大运河音乐文化研究方面形成新的学术热点 。”
《民族艺术》杂志主编许晓明说,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目前,与大运河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但将大运河沿线的音乐作为一个研讨会的主题,这在全国还是首次。许晓明说:“将大运河音乐文化与扬州大学音乐学科有机融合,这是一个大学的责任担当,起到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担当。”
韩国首尔中央大学徐海准教授告诉记者,在韩国的历史典籍中,就有着很多与“京杭大运河”相关的记述。明朝时期,朝鲜人崔溥因遭遇海难漂流至浙江沿岸,后由中国官兵护送沿京杭运河一路抵达北京。崔溥在途中对京杭运河及其沿岸城市的风土人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回朝鲜后,他便将所见所闻记录在《漂海录》一书中。这部文献在中国和韩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也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了大运河文化。徐海准说:“这次交流,让我学习和了解到更多大运河音乐文化的学术成果,我非常愿意把大运河音乐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介绍给我的韩国朋友们”。
据了解,扬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音乐学院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该校音乐学院结合扬州地方特色,深度挖掘大运河音乐文化,致力于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张美林教授担纲原创歌剧《运之河》主演,多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国内外大型演出现场。
扬州大学副校长陈亚平说:“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正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千年运河’的音乐文化品牌。为我校音乐学科人才培养问诊把脉,有利于推动音乐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仇煜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