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期,电子烟行业的治理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到电商下架电子烟产品,一系列管控措施都在为这一疾驰的新业态踩急刹车。但是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线下的便利店以及小型超市,照样能买到穿上了"马甲"的电子烟,甚至还包括学校周边的一些店铺。
记者走访:包装像零食 只字不提"烟"
今天,记者先后走访了南京丹凤街的多家便利店、小超市和烟酒店。部分店铺表示,最近刚刚收紧了电子烟的销售。
一位便利店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好多电子烟都下架了,因为不合格,我们也不卖了。主要是以前没人管,现在有人管了。”
电子烟没有,但却有一次性的电子烟售卖。和需要充电、加烟弹的电子烟相比,这种一次性的电子烟门槛更低,售价只要30到50块钱不等。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类一次性电子烟大多有着精致亮丽的外包装,包装上,找不到"烟"的字样,但在产品介绍中,却有零焦油、低尼古丁、健康安全等内容。
记者探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在售一次性电子烟的便利店或小超市就位于部分中小学的周边。这些店铺大多没有把电子烟摆放在专门的香烟柜台,而是把它们和口香糖、巧克力等零食放在一起,供顾客自选。对此,便利店工作人员表示,在电子烟结账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人工审核一下。
一位便利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如果看到未成年人来购买,他们会拒绝的。
法律人士:线上线下都应纳入同步监管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禁止电子烟的贩卖及使用。电子烟被禁,主要问题集中在两点。一是自诞生之初,电子烟就打着"减害概念"与传统香烟竞争。但实际上,对电子烟有害性的质疑从未间断,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长期吸电子烟对身体依然有害。另一方面,由于电子烟的销售渠道更加灵活,使得大量未成年人成为新烟民。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但是针对电子烟线下的销售,还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法律界人士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修改完善法律,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把电子烟的"身份"确定下来,避免实际执法中面临的争议与尴尬。
江苏冠文(江北新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智仙认为:“什么是电子烟,电子烟生产的标准是什么,以及电子烟的包装标识、销售身份的审核等,这些都存在法律空白。相对于传统的卷烟来说,电子烟也是一种烟制品,也应当纳入到烟草专卖的法规之内。”
今日锐评:管好电子烟 先得厘清其"身份"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线下电子烟销售的主要问题是,外包装标识对"烟"只字不提,一味宣传健康安全,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再加上便利店把电子烟和零食开架混放在一起,如果销售时审核不严,未成年人依然有可能购买到。
要治理电子烟乱象,必须首先明确电子烟的"身份",才能在年龄限制、广告促销、产品标准、风险警示等方面确定监管制度,明确哪些不可为。希望电子烟的监管尽早进入依法治理、严监管、高标准的阶段,切实防止青少年误入电子烟迷途。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网、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黎明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