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平街道沈桥村的北入口,总是熙熙攘攘坐满了村民,甚至是南来北往的游客,是什么在散发魅力?
脱胎换骨 旧厂房成“打卡地”
一个1500平方米的旧厂房,经过改造后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又是苏州·阳澄湖舟船文化馆,曹超蟋蟀盆展示馆。
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在这里汇聚,红色脉搏在这座旧厂房内怦然跳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曹超蟋蟀盆展示馆
其中,10月26日正式开馆的舟船文化馆最为惹眼,分大师工作室、仿真船模展示和古船展示3个厅,整个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
走在长长的蚬壳铺就的栈道上,两边是逼真的船模,舱门可以开启,船桨可以活动,船舵可以转动,每艘船都隐藏着独特的小机关。
苏州·阳澄湖舟船文化馆
转过船模展示区,一艘长19米的大船映入眼帘,大船周边还展示着造船用的铁钉、帆布,以及大大小小与船相关的老物件。
站在舟船文化馆里,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船模、辛苦收集的船具大放异彩,60多岁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海林,红了眼眶。
2003年的时候徐海林就有了做舟船展览的想法,但因为租金、位置不合适,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场地。
收集的船只越来越多,做的船模越来越大,徐海林只好把这些“宝贝”展示在自家的村宅里。
200多平方米的宅子,满满当当放着1000多件展品,收来的大小船只更是无处可去,只好停放在附近河道、村路边。
徐海林曾经的工作室不到20平方米,地方狭小,灯光昏暗,让徐海林常常施展不开,有几次甚至锯到了手指。
对于徐海林的情况,沈桥村考虑过在沈桥老街规划建设一个船模馆,可是因为场地限制没法施工。转机随着2017年沈桥村整治“散乱污”企业而出现。
落后产能走了 舟船馆来了
近年来,相城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力度空前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散乱污”企业“清零”。2017年以来,沈桥村完成淘汰关停167家“散乱污”企业。
沈桥村整治前
沈桥村整治后
350亩核心区土地全部进行了复垦,零散分布的“散乱污”企业关停清空后,由于位置、面积等条件达不到复垦要求,便一直闲置了下来。
今年5月,沈桥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契机,将该空闲厂区重新利用起来,打造成一处宣扬文明、展示文化的新阵地。
旧厂房
从布局设计到舟船、蟋蟀罐等非遗的入驻,四个多月里,旧厂房脱胎换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挖掘本地特色 探索发展新路
这段时间,徐海林每天往返于舟船馆和自家房子之间,收拾搬运余下的船模、器材。
在刚刚落幕的2019第十三届中国杯帆船赛上,徐海林带着他精心打造的“苏州丝网船”参加“中国传统帆船展示、体验暨表演赛”公益活动。
在参赛的8艘中国传统帆船中,苏州丝网船是唯一一艘内河船,此外,徐海林带去的船模在大赛闭幕式上得到了世界帆船专家的认可。
沈桥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沈雪根:“我们想以船模馆为载体,将沈桥文化的招牌做大做亮。”
除了徐海林船模,沈桥村还有曹超蟋蟀盆、缂丝文化、沈桥糕团等特色文化,更有沈桥老街、蚬山等一批特色景观。
现在的沈桥村,大片的水稻翻滚着金色的稻浪,穿城而过的小河碧波荡漾,村民们闲暇时便去舟船馆里转转看看。
两年间,随着落后产能的清退出场,村庄环境有效提升,村民观念逐步转变,具有沈桥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一座旧厂房的蜕变起步,沈桥村正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