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国首例假冒“溅射靶组件”骗取出口退税案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姚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被公诉。据了解,此案的成功侦破为国家挽回税款2.2亿元,被公安部评选为年度全国十大打击涉税犯罪典型案件。
今年2月,浦口公安分局接到一家企业涉嫌利用“溅射靶组件”骗取出口退税的线索。浦口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蔡可亮介绍,经调查,“溅射靶组件”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加工部件,犯罪团伙将银锭和铼板简单加工后伪装成“溅射靶组件”,出口至香港后就地融化为银板进行出售,铼板则回收后再次利用,3年来骗取税款达4亿元。
5月16日,联合专案组集中收网,打掉以姚某为首的骗取出口退税款犯罪团伙。然而,这起案件既无判例参考,也无经验借鉴,且法学界对证据规格标准认定并不统一,加上涉案人员拒不供述、使用各种手段干扰取证进程,如何既让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又最大限度为国家追回偷逃税款?作为主要办案人员,这考验着蔡可亮的智慧与担当。
面对596笔骗取退税记录,他坚持一一核对;面对297份主证笔录,他坚持一一审核;针对该案在法律适用上的罪行判定、缺少诉讼代表人以及物证鉴定上的难题,他逐一协调寻找解决办法……“要与海关对接,在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几十万条有价值的信息,再到税务部门核查。”蔡可亮说,每一条数据的核对都要精确,来不得半点马虎。
案件侦破过程中,蔡可亮几乎一直住在单位集体宿舍,不分昼夜带领民警反复琢磨堆积如山的笔录材料。当大家感到疲惫时,蔡可亮常说:“我们辛苦多一点,国家损失就少一些。”
今年7月,就在案件到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时,蔡可亮的母亲在南通如皋老家被货车撞伤,尾椎骨骨折面临瘫痪危险。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得知消息后,也没能抽出时间来回趟老家,而是找了一辆车将母亲接到南京就医。为了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他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最终,该案形成了600余册共10万多页、堆起来达4米多高的卷宗材料,证据链环环紧扣,姚某等3名主要嫌疑人成功被逮捕并公诉,为国家挽回税款2.2亿元,且全程未因取证问题被市检察院退查。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