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双方对簿公堂的现象屡见不鲜,因医患纠纷引发的诉讼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作为常州市医疗纠纷的主要审判机关,昨天,天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常州市首份《涉诉医疗纠纷白皮书(2014-2018)》,以5年来审理的医疗纠纷类案件为实证基础,总结梳理了医疗纠纷类案件的审理情况和经验,并针对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司法层面给出了建议。
近五年来,天宁法院共审结医疗纠纷案件328件,其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300件,涉及鉴定程序的有211件,平均自然审理天数达190余天。结案方式上,调解路径解决纠纷更易被医患双方采纳,调解结案的有146件,占比44.51%,以判决结案的案件基本能达到服判息诉。
白皮书显示,涉诉医院以辖区内三级医院为主,诊疗量越大的医院越容易成为被告。就科室而言,骨科、普外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儿内科等科室属于医疗纠纷高发科室。从责任比例上看,医疗机构承担次要及以下责任居多,占比70.48%,其中沟通告知不到位、诊疗不规范、手术不规范、病历不规范、检查不规范等是医方过错高发点,占所有过错比例的77.64%。
通过案件实证梳理,白皮书发现,患者对于医嘱的理解和重视不到位,经常出现诊疗不及时、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单某某、姚某某诉该辖区一医院案件中,患者本人已至医院诊断,医生告知其有大面积心梗猝死可能,要求其立即住院,但患者拒绝,5天后,该患者即病发逝世于就诊过程中;又如吴某某诉常州市一三甲医院案件中,医方在患者第一次门诊时已告知其“骨科门诊复查,不适随诊”,但患者在近四个多月后才至医方复诊,影响了医方对患者病情的连续性观察,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患者损伤再也无法恢复。
而就医方而言,诊疗行为不规范也导致了医患纠纷频发。在统计的328件医疗纠纷案件中,经鉴定机构确定医方负有过错的医疗损害案件有198件。结合上述198件案件对应鉴定报告,天宁法院汇总发现,医方共有483次过错,主要集中于告知沟通不规范、手术不规范、诊疗不规范、病历不规范、检查不规范等方面。同时,医疗纠纷不仅涉及手术、 诊疗等技术性过错,也涉及告知沟通、病历书写、病史采集等非技术性过错,这说明医方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需注重内部管理,强化医务人员责任心及规范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白皮书从司法层面给出了建议:作为审理机关,要打造专业的医疗纠纷审判团队,选任具有医疗专业背景的陪审员,对于当事人提出的鉴定意见积极核实,并尝试引入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白皮书建议,患者应当重视并严格执行医嘱,多学习医学常识并理性维权,在诊疗过程中需有一定的证据意识;医疗机构应结合重大风险点及常见过错继续完善内部管理,同时利用电子病历建设契机完善病历及告知沟通义务;医疗管理机构可将医疗过错数据纳入医疗大数据库,打破各家医院数据“孤岛”,进而合理利用医疗过错数据,避免已经出现的过错及问题再次发生。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