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吴江这段540吨重的“城墙”竟是3D打印的~

2019年11月27日 16:33:47 | 来源:吴江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申外港线是国家高等级航道,是太湖水系中一条集航运、防洪、灌溉为一体的综合性航道,目前正在进行航道升级改造。

  其中,位于吴江屯村段的一段二级护岸的施工,不是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是用"固体废料"经过3D打印,拼装成了景色优美的"生态护岸"。成为国内首个3D打印的内河航道二级护岸。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3D打印二级护岸现场已施工完毕。长度432米二级护岸主体造型像城墙。这种结构既能够抵御内河行船波的侵袭,又能够实现个性化景观需求,实现常规工艺无法获得的景观生态效果,使工程融入沿线环境,更加贴近自然。

  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工程师李余喜:“我们的3D打印采用的是扶壁式空腔结构,跟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挡墙相比,能够减少三分之二的混凝土用量。我们这个护岸整体性还是比较好的,每段大概4米,重量5吨,这种分配方式也方便现场的吊装。我们在护岸的顶部还设置了一些错落型式的绿色种植空箱。”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传统材料生产,3D打印技术依托强大的计算机建模功能及自动化生产工艺,能够实现护岸结构工厂自动化生产现场安装,大大减少人工投入。

  工艺流程

  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王淮:“因为它采用的是城市建筑固废和钢电厂固废,经过高温、打碎、研磨等工序,添加打印油墨,在零能耗下物理凝固自然成型,同步实现了传统产业创新和升级转型。第二,因为原材料中大量掺入建筑废材,使建筑废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增材制造的环保理念。这样的护岸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既能够抵御内河行船波的侵袭,又能够实现常规工艺无法获得的个性化景观生态需求。”

  目前,苏州航道部门正在总结这段3D打印的二级护岸经验,形成施工标准,接下来准备在长湖申线、苏嘉线等航道整治工程中推广运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