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由北京、上海、江苏、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联合主办,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承办的“2020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会”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200余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家、高管及部分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负责人参加会议。
大会以“新技术带我们去哪儿”为主题,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行业变革,和更好地为企业赋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大会还在国内首次发布了《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人工劳动,正成为各个行业的主流趋势,也为人力资源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劳动人事争议研究室主任李天国说,目前针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新技术革新为应聘模式、人事管理和培训模式都带来了新变化。“很多人担心技术发展会挤压人类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人力资源和新技术的整合,我们也欣喜地发现,许多新诞生的岗位被更高效率地应用。”人力资源服务品种在不断拓展、不断丰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服务业态。而新技术浪潮带来的全新发展契机,正在为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更加强劲的优化支撑。真正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变革还有很大空间。
大会期间,还将揭晓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最高创新奖项—“新旗奖”。本届“新旗奖”创新竞赛共吸引了435家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参赛,历时82天评选过程中,由全球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团基于3大审度维度、7项评选标准对503份项目申请做出科学专业的评审,最终,76个项目荣膺奖项,将重新定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推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步。
记者了解到,人社部提出,到2020年,人力资源产业规模到达2万亿的目标,并且要培育10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有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截至今年11月底,苏州经人社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超过3300家,从业人员已超过3.1万人,预计年产值将超过840亿元,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贡献率达80%,人力资源服务业单一服务向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占比,已由原来的40%上升到75%。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已有10个,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超过550家。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 耿昊东 郭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