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简称:昆山试验区)以来,先行先试成效显著,六年昆山新增台资项目940个,新增投资总额97亿美元。其中今年新增台资项目141个,新增投资总额13亿美元。
此外,昆山试验区在对台产业合作、金融改革创新、贸易便利化、功能平台建设和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昆山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效明显,纬创、惠普等知名品牌参与试点,23家试点企业累计开具增值税发票74.6亿元,缴纳增值税11.6亿元。全球维修业务试点率先启动,以电子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货值达11亿美元。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规模近200亿元。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获批。此外,“31条措施”在昆山深入落实。28家台企获2450万元高质量发展奖励;18家台企绿色技改项目获银行融资超亿元;217家台企获得稳岗返还金1590万元。
六年来,一系列试点经验得到推广。其中,由昆山率先创意、争取落地的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于今年8月推广至全国所有综合保税区。昆山发起成立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联盟,以经验交流互鉴助推试点政策推广。省内首家台湾法律事务所驻大陆代表处在昆山设立,更好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此外,试验区立法有序推进,《昆山试验区条例(草案)》进入立法审查程序。
记者了解到,今后国家有关部委将在平台载体建设、产业合作、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昆山试验区扩大管理范围五个方面进一步给予昆山试验区支持。与会部门表示,将支持昆山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大进口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设备、零部件,推动昆山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意昆山试验区建设昆山自行车及童车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为企业提供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支持昆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投资建设境外工业园并开展经贸园区管理人才培训,探索“轻资产管理输出”与“重资产投资运行”相结合的境外园区合作模式。支持昆山试验区开展线上审核跨境人民币结算电子单证业务,进一步缩短企业办理时限,推动本外币一体化建设等。
据了解,对于昆山试验区先行先试涉台政策举措和制度创新,今后江苏省将以试验区立法为契机,支持昆山试验区与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将更多涉台的省级管理权限和重大改革事项赋予昆山试验区。
今年是昆山撤县设市30周年。今后昆山还将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深化昆台融合发展,探索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在地方层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示范作用,推进昆山试验区在两岸产业合作、平台载体建设、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 耿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