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六线并举,创下历史之最。在3号线即将开通运营前夕,从北京又传来喜讯。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工程荣获2018~2019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苏州首条获得“国优”认证的轨道交通线路。
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全长42.065公里,起于相城区,途经姑苏区、吴中区,终于苏州工业园区,贯穿城市建成区,周边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交错、邻近建构筑物众多,沿线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地质以富水软弱地层为主,间夹砂性土,浅软土层及含水砂土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很高。
在整个2号线施工期间,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
该项工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盾构机在富水软弱地层中长距离、连续密集穿越570栋各类建筑物,其中包括山塘街“玉涵堂”等文保建筑,通过探索地层变形力学特征、研发新型同步注浆浆液和泡沫剂、编制盾构施工技术指南,对穿越建筑物沉降进行纵向动态分区控制,最终实现所有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盾构切削广济桥是2号线施工中的又一大创新。山塘街站—石路站区间盾构推进时,需穿越地处交通要道的广济桥,途中共有14根直径1m~1.2m巨型灌注桩群侵入区间隧道,原设计采用“拆桥-拔桩-重建”传统工法,为减少对公共交通、周边环境的长期干扰,最终“大胆”实施了世界上首例盾构机直接全断面切削穿越大直径桩群的办法,节约工程费用约1085万,减少工期4个月。
此外,在火车站—山塘街区间,通过成套技术研发,完成了国内首次成功穿越正在运营中的高速铁路,创造了高铁线路沉隆变形不超过1mm的佳绩。
据统计,2号线及延伸线工程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累计成功授权20项发明专利,申报8项国家级和省级工法,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6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7项,工程整体获得“铁建杯”优质工程奖。
2019年,苏州轨道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建设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目前在建5、6、8、S1线,7号线年内动工,3号线将于本月开通试运营。
预计到2024年,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将达到350公里,日均客流有望突破400万人次。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