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多个过江通道明确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 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12月9日上午,南通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协会正式成立。
揭牌仪式后,举行了专家论坛,来自交通运输部、南京和上海等地的城市与交通运输领域专家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发表演讲。大家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是南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抓住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院董事长杨涛主持参与了最近两轮南通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他说,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把南通谋划多年的“蓝图”变成了国家战略。随着机场、高铁、港口建设推进,南通将成为国家交通建设的热点城市和重要的枢纽地带。
如果南通的交通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整个长三角经济带也好,大沿海经济的崛起就无从支撑。所以我们始终认为南通,应该作为北上海的一个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来看待,谋划大沿海、大沿江、大沪陕以及京沪二通道,这样一些国家廊道在我们南通形成综合交通枢纽。杨涛认为,南通要发挥交通对产业和城市转型的引擎作用,发展创新型经济、枢纽型经济、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以交通为先导,实现城市从分散组团型向集约生态型的转变。
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院董事长 杨涛:
南通本来是一个分散组团的城市,相对来讲比较松散,这样城市的效率便利性带来影响。有了高铁、市郊铁路、城际轨道以后,我们要把城市的空间组织到高铁枢纽、轨道走廊沿线和枢纽地带,高强度高密度开发, 功能混合利用,实现城市向紧凑型、集约型方向发展,留下更多空间作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开敞空间,所以这个城市应该是有结构的,而且是紧凑的、高效的、绿色的城市空间结构。
来自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杨立峰参与了南通新机场的规划研究。他透露,上海人均每年航空出行2-3次,江苏则只有0.4-0.5次,苏中苏北就更低。南通在新机场建设中,既要注重与上海的衔接,也要注重服务苏中苏北苏南。
一定要加强铁路跟机场的有效衔接,注重机场周边结合铁路,打造类似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虹桥商务区的这样一个特大型的空港城。促进整个南通城市空间拓展,把整个区域打造成为不仅是一个交通的高地,更是经济、技术、国内外人才信息交流的新高地。
(来源:江海南通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