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报专稿 记者/孙逸舟 编辑/俞思琼
住在南京市六合区的刘女士几年前进入江苏省农科院羊场工作,没想到,温顺可爱的小羊竟然把一种怪病传染给了她,不但如此,这种疾病的治愈更是遥遥无期。
羊群饲养员身染布病 无法治愈可能致残
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科学基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羊场也在该基地内。刘女士从2015年开始在羊场担任饲养员,每天都要在羊圈里待上数小时。除了喂羊、扫圈外,刘女士还要帮助小羊接生、喂奶。
2017年,刘女士突然开始发烧,起初刘女士并没有在意,但在当地医院连续挂水二十多天后,却依然不见好转。刘女士究竟生了什么病呢?
最终经诊断,刘女士被羊传染了布鲁氏菌病。随后农科院将所有羊进行了化验,在627只羊中,有15只携带了布鲁氏菌。
据介绍,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牛、羊作为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病是一种单向传染病,只能由动物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极其罕见。
而布病初期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比较隐秘,不易被发现,因此经常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一旦没有及时治疗,进入慢性,就会反复发作,很难治愈,未来也有可能致残。
布鲁氏菌病也是一种职业病。目前,刘女士的腿部一直被疼痛所困扰,并伴有时不时的低烧,已经无法进行劳动。除此之外,因为治疗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刘女士的肾脏也出现了衰竭。从患病到现在,刘女士已经花了二十多万元医疗费。
农科院希望一次性赔偿了结 家人拒绝接受
如今,刘女士的病情虽然趋于稳定,但其每个月的治疗费用仍高达四千元,原本,刘女士可以在农科院逐月报销医疗费,但不久前农科院却突然表示,准备一次性了结此事。
不过刘女士的家人却认为,布病不是一两天就能治好的,而未来是否会出现其他问题,也都是未知数。因此农科院想要一次性了解此事的想法,非常不负责任。
近日,记者陪同刘女士及家人一起来到了省农科院动物科学基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也没有确定此事的最终解决方案,一次性支付补偿也只是方案的一种,但因为治愈遥遥无期,所以他们才提出了这个方案。
最终双方商议,将在本周内再次展开协商,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
布鲁氏菌病初始不易发现 预防是关键
专家表示,布病虽然是一种职业病,但布鲁氏菌的传播途径较多,普通人同样有会被感染的可能。首先是皮肤黏膜的接触,第二是可以通过食用到含有布鲁氏菌的乳制品,水或食物,通过消化道进行感染。第三个传播途径是通过吸入含有布鲁氏菌污染的尘埃。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布病的传染。
在采访中,农科院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基地曾有数人感染布病。此前,南京某研究所、巴布洛生态谷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本月初,兰州兽医研究所更是有多达65人感染布病。
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胡建利提醒,从事相关职业的工作人员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防护,而非职业人群首先是要禁食生的牛羊肉,不喝未经消毒处理、来源不明的牛羊奶,此外在处理生的牛羊肉过程中,如果皮肤有伤口要带手套。
据介绍,布病的患者初期多现发热、乏力等症状,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会痊愈,但如果转为慢性,布病将反复发作,很难治愈,后期会导致关节损坏甚至残疾。因此,注意预防是关键。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报”专稿。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