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志|90后的我和50后“苏医生”一起并肩作战

2020年03月07日 17:10: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我叫朱文祥,是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ICU护师,作为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员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已经二十多天了。作为90后医务工作者,我特别自豪能够跟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江夏方舱医院医疗副院长史锁芳教授并肩战斗。

90后的我和50后的史主任一起给患者问诊

  史主任已经58岁了,但还跟我们年轻人一样,每天穿隔离服在病房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当有新病人入院,不管人数多少,他都要一个个查看,了解病情。“我是队长,新病人来了看见年纪大的医生心里有底”,他在防护服胸前写“我来了”,背后写“江苏中医帮您解忧”。病人都对他的身影特别熟悉,看到他就觉得安心,都称他为“苏”医生。一起当班的日子里,我不仅从他身上学到了中医治疗理念与技术,更学到了如何做医者仁心的好医生。

胸前写着“我来了”,背后是“江苏中医为您解忧”

  史主任让我和队中六名男医护练习“太极六气功”及“呼吸吐纳功”。进舱后我们把这些“苏功”教给患者,让患者通过锻炼,实现“心愉”的治疗效果。史主任说,用五运六气理论创立的“太极六气功”和“呼吸吐纳功”对强身健体扶正祛邪抵御病毒确会起到作用,这也是我们江苏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案。

  3月3号,我与史主任又一次同班。跟随他走到每个患者床前,看他对每个患者认真问诊,舌苔,把脉,既往病史,目前不适,我逐一记录下来,发现他自己也逐一记录。每个病人他略一思考就能分析病机,确立治法,一一开出证处方……几个小时下来,他的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头上的汗水都顺着口罩缝隙掉落下来,身上的汗水浸湿了内衣就不用说啦!这对一位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何等不易啊!有几次同事们都心照不宣地来“撒谎”说,“史主任,刘院长打电话来找您”,其实我们都想让他出舱休息一下。但他却说“不能让病人等我的”……

  随后,他让志愿者组长把有特殊痛苦反应的病人集中过来,足足20多个不同症状的病人,他逐个根据“五运六气”原理给病人施行“太极六气针法”术。“太极六气针法”,来自于《黄帝内经》里的六气开阖枢原理。他早已在背后准备好“太极六气开阖枢”图,对每位患者先找到下针的六气方位,涂碘伏,熟练而快速地下针。病友们也被史主任沉着自信的动作姿态所折服,一些起初有些惧怕的病人,也鼓起勇气来找他。

  我采访了所有接受这种特殊针法的患者,经过统计,他们都是在1~2分钟起效,症状减轻。晚上7点多了,又一位病人跑来说,十多年的老胃病犯了,请求史主任帮忙施针。史主任右手在按压自己的身体,低声告诉我,胆囊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们再三劝他离开,并跟那位病人打好招呼时,史主任却说没问题,“我不是会太极六气功法吗?出去按摩按摩就会好的”,他坚持帮这位病人做了脐穴周围的太极六气针法,并安慰这个病人。果然,针扎下去约两分钟,患者说胃胀嗳气消失了。看到病人释然的表情后,史主任才离开……

越来越多患者康复出院

  疗效说明一切。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当我亲眼目睹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后,见证了“太极六气针法”的神奇,才明白原来中医还能如此快捷见效,不是说“中医是慢郎中吗?”

史锁芳建立了病人群,病人有问必答

  有人曾说:“中西医结合,西医是主攻,中医是副攻。”可是以中医为主导的江夏方舱医院的治疗实践颠覆了这一说法。从教患者练“苏功”,到见证辨证论治开方过程,到见证不可思议的“太极六气功法”快速效果,使我对中医药这一国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抗疫仍在继续,我期待着与史主任能够有更多同班战斗的机会,毕竟,中医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张雨欣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