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疫情打乱了全中国人的步调。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天。在苏州人民共同抗疫的七十多个昼夜中,各行各业各负其责、众志成城。无数普通平凡人以“逆行者”者的形象筑起了守护城市的长城。他们就是我们,构成了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城市宏大而深沉的壮阔力量。
疫情期间,不断变化的数字、态势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千万颗心。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我们要为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疫留下点什么?
苏州广电总台党委指导下,精品工作室组成了由荣获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编导张阳牵头的6人团队,依靠总台采编部门的强大支撑,用信念、用温情、用纪录片人的职业精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部苏州战“疫”影像志
新闻纪录片《我们》将于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晚《新闻联播》后首播
张英缨,姑苏区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疫情当前,她放弃休息,与社区党员志愿者一起值守卡口,走访、排摸辖区。张英缨发现,大部分孤老因为腿脚不便担忧疫情,已放弃出门采购,不少人家中物资、食品紧缺,为此他们甚至缩减每日餐量。在张英缨的号召下,一支“爱心接力队”火速集结。
陈沁浩,苏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和爱人朱莉(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医生),主动放弃休息,各自每天工作到凌晨。接到疫情阻击战的命令后,陈沁浩牵头组建了公安大数据专班,强化大数据处理、情报精准导控。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苏州新冠肺炎的病人终于停止新增,如何实现安全有序地返工和复产,考验着后疫情时期苏州城市治理的能力。陈沁浩又开始了新的任务,通过给在苏和即将返苏的人员赋予三种颜色的出行凭证,制定相应升降色规则,及时推出了移动端防控工具——苏城码。
果果,一家聋人影视公司的创始人。遇到疫情,公司只剩下她和摄影师两个人。在媒体上看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疾控中心采样组的报道后,她萌生了拍摄一部纪录短片的念头,为聋人防疫做更有针对性的公益普及工作。一个月来,果果自费制作了三四部短片,他们第一次拍摄时的画面,虽然有些晃动,但他们带着摄影机一路从最边缘的人群中走出,来到了疫情的最前方。
吴妹英,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已退居二线的她主动请缨。她被任命为感染A楼“楼长”,带领医护团队梳理诊疗流程,开展相关培训,严格管理防护用品,疏导职工紧张情绪,已经两个月没有离开医院。她说,“我最大的安慰是,我们医务人员零感染,我们的住院患者零死亡。愿每个人都能安好,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一起感受春暖花开,享受生活的美好。”
还有太多太多的“他们”。
她们是管不了在家里上网课的孩子的母亲,他们是照顾不了年迈双亲的父亲。他们是医生护士,是警察城管;他们是快递小哥,是出租司机;他们是“小巷总理”,是街道干部。他们是党员团员,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战士,也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他们,其实就是我们。
我们在苏州,用爱心筑起一座城,用科学治理一座城,用精细管好一座城。大疫如大考,在这场战疫中,我们,郑重交出了一份不负苏州之名的答卷。
“我们”创作了《我们》
这是广电新闻工作者的作品集萃
纪录片《我们》时长36分钟,是首部苏州战“疫”影像志,也是全国较早成系统地展示武汉之外城市战“疫”情况的纪录长片。
以纪录为主,以人物和故事为前景,整体呈现苏州战“疫”的点、线、面,这是这次创作的原则和目标。摄制过程中,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摄制组成员缪言表示,“我们一边拍,一边找素材。有时候,循着已有的新闻线索,并不一定能拍到理想的片段,但却能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很多偶然的、感动的瞬间。”
怎样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展现小人物的个体言说,强调纪录片要关注、平视百姓生活,一直是媒体人所关注的。在片中,摄制组所跟拍的人物不限于社区工作人员、幕后大数据指挥的公安战警,聋人志愿者,以及奋战在定点收治医院的一线医护等,更穿插了全国、武汉、苏州的新冠疫情发展变化情况,全景式地展现了一组苏州城市抗疫群英谱。
为了制作这部苏州抗疫纪录片,记录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幕后人付出了心血。为了不影响家人,整个前采过程,摄制组成员都是在酒店隔离度过的。他们在深夜探访平江路防控点,风雪中跟拍高速公路卡口。在五院的拍摄中,为了把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导演张阳独自一人扛着摄像机进入隔离病房拍摄。面对警戒线拉起的大楼,“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这是一部集众人之力完成的作品。创作组表示,《我们》是集全台之力完成的作品,新闻信源、新闻素材,甚至拍摄者,来自于全总台的多个部门,是“我们”广电新闻工作者共同创作了《我们》。
《我们》背后的“我们”
在新闻战“疫”中体现主流媒体担当
《我们》试图记录的是一个城市、无数民众,在疫情中的奋战,而所有的画面也同时在传递着记录者们的一场报道奋战。
1月24日,大年三十,无数人已开启了春节假期模式的日子里,苏州广电总台应对疫情的专门应急报道小组成立了。采编一线紧急动员,踊跃报名,把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作为当前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抓紧压实,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措施担当起疫情防控宣传的重任。
《苏州新闻》全面取消春节录播内容,全面自采、恢复直播,一步到位加强报道力量;广播加大各频率全天节目中政府防控举措、百姓预防要领、各类通知发布的播送比例。名城苏州网调整首页春节版面,开辟专栏,全力刊发疫情最新权威信息、苏州及全国最新防控措施和正能量人物、科普提示。
2月9日起,新闻综合频道增设《共同战“疫”苏州广电新冠肺炎疫情特别直播》节目,权威发布全国、江苏省、苏州疫情防控动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苏州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苏“惠”十条政策落地实施等情况。
2月12日,SBS暖视频作品《一个人的生产线》在看苏州首发,故事的主人公袁传伟也顷刻之间火出圈,感动全国网友,全网阅读量1300多万次。
2月20日,江苏首趟复工专列开进昆山,总台启动全媒联动直播,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定制专列助力复工返岗》,特别关注了昆山组织的复工专列。2月23号,苏州至铜仁对口帮扶返岗专列当晚10点20分顺利抵达苏州北站,年轻记者再次挑起大梁,完成了近11小时的移动直播报道,赢得了来自各方包括贵州铜仁媒体同仁的一致好评。
疫情之下,总台充分利用丰富渠道优势,内外联动,加大全媒体传播优质内容全媒体供给。截至二月底,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播出防控疫情电视公益广告近2000分钟,不间断滚动播出抗击疫情的游动字幕;播出防控疫情广播公益广告近3000分钟。苏州广播电视报社除了报纸抗疫专题之外,三十天推出三十余幅抗疫创意海报。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技术部门充分发挥技术能力和技术优势,完成“金乡邻”战疫地图、社区电子通行证、AI疫情数据播报等多个产品,为战“疫”宣传和社区管控提供了精准技术赋能;看苏州客户端启动“爱心云屋”公益项目,发起“湖北由你们守护,你们的宝贝由我们守护”主题活动。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纪录长片《我们》,以具体的人物故事展示了苏州抗疫的阶段性胜利,那就是以“防得住、查得清、供得上、医得好、暖人心、筑同心”作答,在“寒潮”来袭时,苏州展现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首部苏州战“疫”影像志《我们》将于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晚《新闻联播》后首播
(来源:看苏州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