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是典型的水乡泽国,兴化“七湖八荡”就有“两湖六荡”分布在这里。近年来,沙沟镇立足水面资源优势,抓住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一手抓渔业高效发展,一手抓旅游业强势起步,以产业发展助力古镇新变。该镇先后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最美渔村”、江苏省渔文化旅游风情小镇。2019年,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9.89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超过2.0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4万元,其中70%以上收入来自水产业。
“养”出生态水产品
6月4日一早,官河村村民李维亮夫妇就到藕塘收笼捕虾。丈夫撑着竹篙稳定船,妻子头戴红巾收笼。一收一拢,一尾尾青头龙虾在红色塑料桶里腾跃。
养殖户在虾藕共生的藕田捕小龙虾。
“龙虾又贵又抢手,大一点的每斤20元,小点的每斤15元。”李维亮说,都是商贩来塘口收,说是清水虾味道鲜,上海人就认这货。
品质好缘于藕虾共生的养殖模式。藕田里的龙虾,以腐烂的藕、茎为饵料,既净化水质,又可防止烂藕带来黑斑病。小龙虾排泄物为藕塘增加有机肥料,提高藕品质和产量,实现了良性循环。
2005年始,官河村将7000亩荒滩开发成鱼塘。后来由于多年养鱼,鱼塘出现病菌,村里又尝试种藕。2016年,村干部李维月探索出藕虾共生模式。为避免嫩芽期小龙虾伤藕,李维月等人又探索出“环沟”模式,使藕塘一年四季生产龙虾。
在官河村的示范带动下,沙沟全镇藕虾共生已推广至8万亩。亩年均纯收入4000元左右,承包鱼塘租金也从每年四五百元提高到1000元。镇里还为这种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藕、虾分别申注“大礼红”“清水红”集体商标。
四大家鱼是沙沟镇渔业生产的当家产品,目前全镇四大家鱼的精养塘水面共6.2万亩。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四大家鱼的自然生态养殖模式。
2016年,该镇在石梁村建设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400亩,其中养殖区100亩,净化区300亩。养殖区密集的鱼儿在增氧设施作用下欢快地奔跑,净化区种植了大量芦苇、蒲草,并养殖了部分白鲢。养殖区残余的饲料、鱼粪通过推水系统流向净化区,通过白鲢吸食和水生植物净化,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推行水体循环利用的同时,该镇还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从育苗到投喂,从用药到清塘,从管理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坚持“少用药、精用药、用可降解药”理念,生产绿色水产品。为引领生态养殖,该镇组建了500户养殖户参加的生态鱼养殖联盟。此外,镇里还利用大型水域尝试“自由水面”生态养殖,在沙北村建立5000亩“自由水面”示范基地,推行“不投喂、不用药、不清塘、不电捕”四不模式,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
“卖”出最大鱼市场
一幢幢古朴、深蓝色的楼房依李中河西河岸而建,码头上吊机林立,这里是沙沟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占地100多亩,建有29幢墅式营业用房。每幢营业用房上下两层,配套一座13米长的水上交易码头和玻璃房吊机作业室。
沙沟水产品交易辐射周边地区,带动面积近100万亩,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韩国、俄罗斯等国,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水产品源产地批发市场。围绕发展产业化和现代渔业,沙沟镇从2012年起,开始规划建设现代渔业精品示范园,2015年建成了投资近2000万元、占地100亩的水产品市场销售区。为策应小龙虾和长毛甲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和销售,2018年沙沟镇又在市场设立了特种水产品经营区。近年来,市场年交易额达50亿元,其中四大家鱼30亿元、特水20亿元。
繁荣的水产品交易市场。
在洪年渔行,工人们正在往活水车上鱼。“目前,每天销售量七八万斤,高峰时15万斤左右。”老板姜洪年告诉记者,当天买鱼的客户是浙江金华的,购买的鲫鱼作为苗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沙沟就在镇区西河岸形成水产品交易市场,当时经营用房矮小,码头也无起吊设施,上鱼卸鱼全靠人工。同时,背靠马路,车来车往很不安全。“新市场环境好、水源好,配套设施好,楼上住家,楼下做生意,非常惬意。”姜洪年说,渔行还安装了行车卸鱼,快速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如今的沙沟镇利好不断。连淮扬镇高铁通车在即,从沙沟镇驱车半小时可抵达距离最近的宝应南高铁站;两年后,阜兴泰高速公路将全线贯通,沙沟镇又有了高速出口。“届时,水产品市场将更活跃,生意将做得更大。”姜洪年操作着吊机,一脸得意地说。
为表达人欢年丰的喜悦,市场水产经营户们还请来设计人员专门制作了两张彩妆灯,将市场经营场景通过一年一度的沙沟大型彩妆游走灯会演绎出来。
“玩”出旅游新天地
6月13日晚,一场“龙虾美食诱惑不夜天”美食节,在沙沟农民公园拉开帷幕。有奖竞答,厨艺大赛,吃货比拼,好不热闹。“真过瘾,16个口味,全吃了个遍。”来自宝应柳堡镇的青年张小丽说,她和先生来的,第二天她还要把朋友们喊过来品尝沙沟美食。龙虾美食节活动持续两个月,逢周五周六周日晚上举行,从下午5点持续至凌晨2点。
沙沟农民公园,又叫“凫园”,也是当地的“观赏鱼游览中心”。美食节期间,市民游客除了品尝当地美食,还可在苇叶摇曳的湖荡边,看野鸭戏水,赠饵打赏各种观赏鱼。公园的景观大道、木栈道、仿古亭台水榭、方拱砖桥、三孔石拱桥等设施,是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游客观光揽胜的好场所。
位于集镇后荡的,是里下河风情渔港。渔港占地400亩,港池、渔港大道已形成。渔港定位江苏里下河渔业文化旅游目的地,挖掘、利用湿地生态资源和渔业传统文化价值,以“游山玩水”中的“玩水”为主题,打造里下河渔业文化观光、休闲、养生、娱乐的福地。
渔事体验区。
古法捕钓“十八帮”渔事体验区,是沙沟渔业文化旅游最亮眼的手笔。沙沟传统渔业发展中,当地居民发明了近百种渔具、渔法,形成了18个捕鱼帮别,成为里下河地区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18个帮别、18种渔技渔法将在体验区再现。体验区面积3000亩,位于镇西部水金村,由草荡、废水沟整合而成,目前正按照“成塘、变荒、设帮、开张”步骤紧密施工。“届时,我们的老手艺也有了用场。”水金村渔民姜定海说,他今年59岁,20岁出头就子承父业加入“老鸦帮”,干起了放鸦捕鱼的营生,“体验区建成,我们可以在家门口表演,既有渔业收入,还有旅游收入。”
春有大型彩妆游走灯会,夏有踩街节,金秋美食节,冬至菩提文化节,在丰富农旅文化内涵的同时,该镇还有序推进招商城拆迁改造,建设金莎商业文化街区,壮大商贸产业,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生态底色、旅游叠加、风情小城、和善人家,这是沙沟创建旅游风情小镇的四大方略,今后游客来沙沟,既可看古镇也可看新景,既可看湖荡、看流水,也可看项目、看产业,还能看民富、看民乐。”沙沟镇党委书记郭庆军说,沙沟人一定要将渔文化风情演绎得更美、更动人。
“五清五比”,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长长的文化墙上绘制着绿色稻米种管收的连环画,演绎着“仲南大米”绿色生产的历程,清新而富有创意。“我们的文化墙,的确称得上与众不同。”仲寨南村党支部书记潘乾宏说,其一,文化墙内容接地气,展示宣传的是村里绿色大米品牌;其二,文化墙植于原先村里最脏的污水沟,正反对比有教育意义;其三,所用材料源自环境整治拆除的旧砖旧瓦,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十八帮”彩妆灯船展演。
除了打造“最美文化墙”,仲寨南村还实施1800米长的庄河疏浚、河道驳岸、农桥维修、废沟塘改造等工程。“力争总揽全镇‘最美’。”潘乾宏说。
今年4月,沙沟镇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工作立足“五清五比”,即依据农村环境现状,着力清除露天厕、倒塌房、废牲圈、黑臭沟以及杂物堆等影响人居环境的“老大难”,在“五清”的基础上,评比出10个“最美村庄口”、10条“最美河岸线”、10条“最美青砖巷”、10处“最美文化墙”和100处“最美农家院”。
该镇按照“4月部署、5月整治、6月到位、7月验收”的基本思路,采用“正向赋分+反向扣分”方式进行考核,确定“五清”项目、“五比”内容的基本分值和扣分项目,考核最高得分20分,按三分之一权重计入村级综合考核。目前,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有计划、顺序时、有成效地展开。
基金会救助,贫困户看病不花钱
家住沙沟集镇的老樊,今年迎来了两件开心事。一是患肺气肿的老伴和患心脏病的儿子在镇中心卫生院治疗不需自己花钱了,二是患心脏病的儿子小樊获得了固定的生活资助。两件开心事都源自在沙沟镇投资的孝德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老樊家住在大士禅林附近。孝德公司项目部人员经常去老樊家串门,目睹老樊家因病致贫的困境,常常给予接济和援助。后经调查,在沙沟镇像老樊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不少户,其中罹患慢性病的占90%。慢性病患者不仅不能打工赚钱,还要长年治疗、用药,每年花费的医药费都有数千元,农保能报销一部分,还有不少钱需自己掏。
为救助这些贫困户,孝德公司成立了“沙沟镇孝德文化医疗救助基金会”。基金会在沙沟镇政府和沙沟中心医院的支持下,对全镇低保户及建档立卡困难户实行医疗救助。凡患者在沙沟中心卫生院治疗,医药费在医保局一次报销后的未报部分,其中10%由镇中心卫生院减免,余下的90%由孝德文化医疗救助基金会全额承担。
据悉,去年医疗救助基金会成立以来,孝德公司已向基金会捐助37万元。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