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6月29日,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执结了一批工人工资案件,40名工人从法院拿到了自己的辛苦钱。
2019年4月,苏州市某食品厂因为管理不善突发火灾,厂房、机器设备大多烧毁,工厂难以为继,结欠了60余万元工人工资。40名工人纷纷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仲裁、审理后,这批案件由相城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
立案执行后,承办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现场走访、约谈当事人等多种手段调查被执行人名下财产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承办法官决定多措并举,执行到被执行人名下的每一分钱。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厂房内现存数台苏州月饼成品包装机、广式月饼糕点包装机、真空包装机,承办法官立即将这批机器设备进行查封。经过询价、挂网拍卖,这批机器设备以28000元顺利成交,执行到了本案的第一笔款项。
同时,在厂房内发现了被执行人名下的一辆金杯牌汽车。因为该车车龄较长、车况较差,承办法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该车挂网拍卖,确定起拍价2100元。没想到,这辆车子以5560元成交,由此执行到了本案的第二笔款项。
在拍卖处置被执行人名下机器设备的同时,承办法官多次联系食品厂老板叶某,向其告知拒不支付工人工资的严重法律后果。在强大的执行压力下,叶某提供财产线索称食品厂在杭州某超市有24万余元应收债权可供执行。
得知这一消息,承办法官立即向超市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调取该笔债权,随后积极跟踪事项进展,多次电话联系该超市阐述案件情况和法律依据。经过努力,6月底,超市将全部款项汇入法院账户。至此,执行到了本案的第三笔款项。
最后,经过承办法官的多次约谈,叶某拼凑了部分款项,自愿缴纳到法院。
通过不懈的努力,法官已调查执行到被执行人名下的全部可供执行财产,但款项仍然不足以全额清偿工人工资,每名工人只能拿到工资总额的七八成。当承办法官将这一情况告知工人们时,工人们却十分通情达理,称“工厂烧毁了,我们本来以为一分钱都拿不到的,现在能拿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谢谢法官了!”。之后,工人们与被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这批案件终于执行完毕。
(来源:《零距离》记者/孙艳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