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现存唯一的古街南门外老街,曾是仪征明清商贸中心,内河水运多集散于此,明清两代是两淮漕盐纲运必经的水运码头。南门外的天池西岸,曾是盐所和察院,与盐运有关的两个重要衙门都在此办公。
对于扬州文史学者、仪征历史文化“金牌讲解员”巫晨来说,盐所和察院的历史早已烂熟于心,而近日,巫晨却意外地发现,原来,察院地址并非一直位于南门外,一开始,它竟是在城内的。
盐运的重要衙门
盐所和察院
盐所的全称是淮南批验盐引所,从《嘉靖两淮盐法志》的“仪真批验所图”上可以看到,批验盐引所(盐所)位于一个岛上,四面环水。东面是天池,南北各是一条运盐河,西侧标注为潮河,其实就是连接到大码头的玉带河。
“盐所主要工作是掣验。”巫晨介绍,盐船入里河经东关石闸进入天池后,在天池木关外等候。接着,运商到南门内仓巷南掣厅(淮南监掣同治署)报到,领取底马编号,盐船凭南掣厅手续被放入木关,停泊到仪征批验盐引所东角门外的天池码头。然后脚夫将盐包抬进盐所,进所东角门。等到掣验完毕,脚夫就将盐包抬出盐所西角门,装上驳船,解捆、出江。
察院又是什么呢?它是两淮巡盐监察御史(简称盐政、鹾政)的衙署,又被称为盐漕察院、使院、鹾院。“大家最熟悉的盐政就是曹寅了,察院,就是盐政们办公的地方。”
据此前发现的相关资料记载,盐所和察院相邻,都在南门外的这一区域,“这也很好理解,盐政要检查盐所的工作,去盐所办公,当然是就近为好。”巫晨介绍,然而就在最近,当他整理城内古建筑历史资料时,却意外发现,察院此前并不在南门外,而是在城内。
察院供盐政休息办公
明初建在城内
“我在整理资福寺的资料时,意外发现其周边竟曾建有察院。”巫晨介绍,明初的盐政虽然不是常设官职,御史也不是每天都在仪征,但来了总得有个地方住呀,“于是在资福寺旁,修建了察院。”
资福寺是从前的儒学旧址,“资福晚钟”被称为仪征“真州八景”之一。寺的旧址位于今仪征解放路上的市政府,经历了岁月变迁,资福寺的殿堂、僧舍、老树、水井等都已经消失,只有大楼前的水池,还能依稀看出当年放生池的模样。
据《道光重修仪征县志》中的记载,明代先后建有三个察院,分别称大察院、中察院、边察院。巫晨介绍,大察院在资福寺西侧,是洪武三年(1370)知县贾彦良建的,跟漕台一样的规制;中察院在资福寺东侧,是弘治十八年(1505)知县马论建的;边察院又在中察院东侧,是万历年间知县唐邦佐建的。
从城内到城外
只因盐政嫌吵?
怎么从城内搬到城外去了呢?这一变化与一名叫做张问政的盐政有关。在清朝康熙初年,张问政时任巡盐监察御史,他在南门外的盐所附近,建起了察院,“根据资料记载,这个张问政是嫌每天从城内到城外的这一个过程啊,扰民,于是就找了几个盐商,大家集资,一起在盐所旁建了察院。”资料记载,当时,张问政向盐商吴有庆、亢永阜等集资,选派朱秉彝、李应祥、汪之珩监造,在盐所的堂后建察院。
有趣的是,张问政本是在盐所堂后建楼,却颇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他将盐所的办公区域扩大,将批验大使的衙门迁移到仪门外,增设道司厅、商人会馆、差役班房,规格如同察院,阵仗却比盐所还要大了。“张问政是盐政,七品,虽然官职并不高,但是权利非常大,所以盐所的批验大使也只好乖乖将地方让了出来。”巫晨介绍,此后的盐政,就开始在这里办公、住宿,曹寅就是这个时期任盐政的,而南门外的这个察院,也就成了更广为人知的察院所在地。
盐政后来到扬州办公
察院至道光年间不复存在
时间又到了雍正十年(1732),这个时期的盐政名叫高斌,巫晨说,此时,高斌就开始有了想法,他嫌位于仪征南门外的这个察院实在太吵,且还不如扬州繁华,于是,高斌就不在仪征的察院办公了,而是移署到了扬州。
“去了扬州也不能不来仪征啊。”巫晨介绍,每年,仪征南门外的这个地方都要举办开江仪式,“新盐要出江了,有这样一个隆重的仪式,来保佑内年的盐运平安。”而这个仪式,盐政是必须来参加的,不仅要参加还要主持这一仪式。所以,即便高斌不在仪征办公,但仪征察院衙署仍在,县志中还有乾隆十一年(1746)盐政吉庆、乾隆五十五年(1790)盐政全德的对其进行重修的记载。而毛岳生《休复居文集》卷四叶五《仪真修鹾院记》,则记载道光五年(1825)还在重修察院,“到了道光中期,陶澍废引改票,在那之后就没有专职的监察御史了,盐政由两江总督兼任,加之太平天国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盐栈初设瓜洲、再设十二圩,仪征南门天池附近的察院和盐所就被废弃并不复存在了。”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