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童秉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童秉纲,1927年9月生于江苏张家港杨舍镇,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61年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历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1981年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到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秉纲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并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做科研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发现新方向。”他一直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科研理念。
童秉纲从教数十年,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22位博士。 他在力学领域成就卓著,却像普通老师一样每天拿着公文包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在执教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新闻多一点>>
曾协助钱学森工作 帮助学生建立力学思维
据《科学时报》报道,童秉纲1961年调到中国科大后,曾协助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建设了中国科大流体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童秉纲1961年调到中国科大不久,便接到了(时任)系主任钱学森布置的任务,为首届(58级)近代力学系学生补课”,报道称:钱学森认为这届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不够扎实,于是找到童秉纲,希望他担负起为他们强化力学基础的教学任务。
“这是一项很棘手的任务,好像煮夹生饭一样。当时该年级有8个班、200多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程度不一,讲起课来众口难调。经过认真思考后,童秉纲认为补课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力学研究的方法论。他最后决定讲授最基本的但有深度的内容,既帮助尖子学生加深理解,也能为一般的学生所接受,然后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来着重解决如何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理解、分析和锻炼,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力学的思维方式,真正掌握力学的方法论”。
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成功的。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童秉纲从教55年庆祝活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朱克勤回忆:“童先生讲课条理清晰,物理概念和数学推演并重。41年后的今天,课程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在激发专业兴趣方面使我终身受益。当时的两册讲义,至今仍珍藏在我的书架上。”他说,正是由于童秉纲的引领,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当年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的15位同学中,有多人几经周折后仍回到了喜爱的流体力学专业,终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童秉纲院士正与学生讨论
“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1981年,童秉纲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导。中国科协与新华网合办的“科普中国”称:他从教55年,历经生死逆境12年,学生们却很少知道他的这段经历;他在力学领域成就卓著,却像普通老师一样每天拿着公文包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
童秉纲的严格在学生中是出了名的,他的博士生很少有按期毕业的。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教授孙德军1991年随童秉纲读博,差不多读了4年,1995年春季才毕业。在孙德军看来,童秉纲指导学生认真、严格又严谨。“我跟童先生接触,最早的印象是他对每一件事情都特别认真,交代事情都非常清楚,我们一听完就知道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二个印象是他特别严格,希望每个学生选择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第三个印象是特别严谨,从选题、调研到研究的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童秉纲曾表示:他对博士生招生比较认真;自己的每个博士生都在做不同的题目,需要花很大精力加以指导,为此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自己也承担着很多科研项目,在时间和精力上受到限制。他认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成果,是博士研究生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富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锐意创新的能力,就成为促使他们高质量成才的关键。
我国航空航天与国防事业背后的无名英雄
据“科大校友”公号报道:童秉纲是我国航空航天与国防事业背后的无名英雄,其科研工作一直到1972年才正式开启,当时他已经45岁了。从1974年起,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童秉纲先后协助航天五院、航天二院、航天一院等机构解决了一系列对卫星回收舱、导弹动态稳定性导数的计算方法问题,成绩显著,为我国侦察卫星、反导弹、洲际导弹等战术、战略导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国科学院官网评价:童秉纲“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力学建立了模拟鱼类运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对鱼类形态适应的内在机制做出了流体力学解释在钝体尾迹的涡运动机理、可压缩性旋涡流动结构、二维涡方法等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
难忘桑梓 将127件个人物品和资料赠予家乡
从18岁起离家,忙于工作的童秉纲很少有机会回到家乡,但家乡的一草一木、年少的往事却常常萦绕在老人心头。不管有多忙,对从家乡来拜访他的客人,童秉纲总是想方设法抽出时间接待。
1998年,71岁的童秉纲专程回了一次家乡,看着家乡、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抚今追昔,感叹不已。
▲童秉纲院士为母校张家港市第一中学题词
2007年,忘不了故乡情的童秉纲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单位的请求,坚持要把自己的资料放到故乡,并委托妹妹童秉慈将127件个人物品和资料赠送给了张家港档案馆收藏。
“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面对起伏的人生,童秉纲以波澜不惊的平和心态从容面对,在学术的道路上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并对故乡充满深情。
一路走好,童秉纲院士。
(综合自光明日报 新京报 张家港城事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