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谷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俗称梅花山,又曰孙权墓, 是一片平缓的丘陵,山上种植了大量的梅花,现在圈进了明孝陵景区,每年三月会有梅花节,彼时漫山遍野都是梅花绽放。 深秋去也有层林尽染。
都说南京梅花山是“天下第一梅山”,但这里迷人的又岂止是梅花而已。
江苏是美的,江苏是好的。
让我们,把江苏读给你听,听见你我心中家的声音——
《梅花谷那片无名的小湖》
作者:老克
童年时代,我曾在小学校小水塘边埋过一只麻雀,那只麻雀曾被我放在笼子里养了好几天,最后不吃不喝死去。我把那只死麻雀埋在水塘边,还做了一个记号——那是我童年内心的秘密。
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如果现在非让我说出来自己的“秘密花园”,那就是东郊梅花谷那片无名的小湖。
那条秘密小道是我有一次陪外地朋友无意发现的,一般游客进了梅花谷大门都会直奔梅花谷而去,而在过小桥右边却有个曲折小路蜿蜒伸向远方。“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让人本能想起那首俄罗斯歌曲《小路》。
事实上,走在这条小路上也真会有“这里黎明静悄悄”的感觉,左边是长满树木野花的山坡,右边的风景似乎更有味道:路边的红柳,水中的杉树,枯黄的芦苇,对岸迷雾中的桥……好的风景就是能够调动你的想象,比如眼前的风景就很像一幅俄罗斯油画。
沿着小路转弯处,就是一座供人休息的木结构长亭,让你有“长亭外,古道边”的意境,如果说之前是俄罗斯油画,而现在更是走进元代画家倪云林的画境里:小溪两边伸向天空的大树,以及树上的鸟巢。旁边的树林里,不时有一两只大鸟泼突突飞出来,会把你吓一跳。
走出蜿蜒小路,就可以看到那个无名的小湖,说它是小湖有点夸张,其实它更像一个水塘,但却有着小湖的景致,岸边都是幽暗的树林,树木倒映在水里像一个个精灵,水面上经常会看到成群的麻雀在这里飞起,当然更多时候这里是寂静无声。
不知为什么,每次我站在这个无名的小湖面前,就会想起法国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演奏的那首莫扎特《第23钢协》第二乐章 :轻柔的触键,冰清般的回声,好像在晨雾林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弦乐又仿佛将时间慢慢拉长,对大自然的爱恋似乎有种欲说还休的味道。
某个周末的黄昏,我站在那片小湖面前,看着暮色慢慢降临,看着西边的晚霞慢慢淡去。人只有在那个时刻,才发现自己是活得特别真实,才会思考平时所忽略的问题:比如你是谁?比如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我曾读过埃莱娜·格里莫的个人传记,这位女钢琴家因为投身于对狼的保护,曾经放弃过一段钢琴演出生涯,因而被人称为“狼女”,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经历,使她后来重返舞台演奏钢琴时更有山野的气息,更有浓浓的爱意。
如今我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岁月催人老,每年过生日自己本能地会有一种恐慌,尤其是最近,我喜爱的美国作家的高居翰去世,还有我曾采访过的新文人画家朱新建老师,这个用“决定快活”的心态来拥抱艺术一生的人,61岁就过世,真是令人惋惜。
我们在年少时,总以为自己活得很长,总以为只要励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争取到,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是,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喜欢做的事情当中去。
哪怕就是老去,也要优雅地老去。
从小湖边走出来就是梅花谷,这里的梅花刚刚盛开,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绿萼梅,它就像花中的君子,温文尔雅,低调、内敛、不争,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清香。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作者:
老克,本名徐克明,江苏高邮人,现定居南京。资深媒体人、文化记者、散文作家。著有《南唐的天空》《南京深处谁家院》等。
朗读者:
藤淏,主任播音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理事;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注册表演高级教师。曾获各类政府及协会奖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台宣传优秀节目主持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优秀节目主持人。
编辑/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