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坛智能化渔场实现无人机投饵。
中国河蟹看江苏,江苏养蟹看金坛。有着悠久河蟹养殖历史的常州市金坛区,被誉为“中华绒螯蟹之乡”,养殖技术模式和产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年来,为加速河蟹产业的转型升级,金坛区正通过建设智能化渔场,掀起一场“水产科技革命”,将以河蟹产业为引领,率先步入“数字渔业”快车道。
“黑科技”发力 河蟹养殖上演“机器换人”
盛夏七月,地处长荡湖西畔的金坛区指前镇,稻田满眼绿波,蟹塘水波荡漾,一派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景象。在这里,规划面积近万亩的“智能渔场”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看到,一期1100亩已投入生产,二期1500亩也正在进行池塘改造。据悉,指前镇已入选2020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智能化渔场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6500亩,总投资5亿元,是金坛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江苏省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已入选2020年江苏省重大项目。”金坛区指前镇副镇长张金彪介绍,智能化渔场按“一次性高标准规划、分步骤逐一实施”构想,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集体参股、村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按照“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的标准进行建设,池塘设施和智能生产管理水平全国领先。目前,总投资7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对标标准最高的国家级河蟹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级河蟹出口示范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蟹种1000万只,出口高品质商品蟹100吨。
在园区里,工人驾驶着自动化割草机熟练地在塘口操作,时间不长,塘里的草就割上来很多,蟹塘里的通风道也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一台自动割草机一天的工作量可以顶得上6名工人,并且操作过程不会造成池底淤泥上浮等浑水现象,对河蟹的生长没有影响;同时,智能化渔场还采用无人机投饵,投喂精准度提高,并且可以夜间投饵,效率是人工的8倍以上,大大节省了人力,解决了农忙时因找不到工人干活给生产造成的影响,也提升了河蟹品质。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区大力推广。”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文彬说。
据介绍,智能化渔场以“数字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标杆”为目标,探索在河蟹养殖投饲、增氧、水质监测调控、起捕、清淤等阶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将在全国范围内引领河蟹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革新浪潮。
目前,自动撒料机、航拍喊话机、自动割草机、自动增氧机、自动进排水、水质在线监测等一批“黑科技”已在智能渔场投入使用,实现了河蟹养殖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其他环节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研发合作中。
新品种问世 瞄准市场需求“千锤百炼”
据了解,智能化渔场致力于建立“长荡湖大闸蟹”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和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打造全国最高标准的河蟹良种繁育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目前,在渔场的200多亩科研区,金坛正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合作,进行本土‘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种选育和其他多个优良品种的示范及推广工作。
“金坛区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选育工作,这项工作从2018年正式启动,力争通过8-10年的时间选育出一个有明显生长优势、较高市场接受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通过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长荡湖大闸蟹品质,打响长荡湖品牌,带动河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邓九胜说。
作为“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育种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表示,目前从河蟹产业来说,河蟹的新品种数量偏少,良种覆盖率不高。“我们选育的方向主要是大规格、高品质、均衡上市,通过三年的选育,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已在成活率、规格整齐度等方面表现出优势,下一步将重点从养殖性能、营养品种和配合饲料利用率等作为指标,加大选育力度,早日选出更适合长荡湖地区养殖模式的河蟹新品种。”
据介绍,金坛目前有两个大闸蟹出口备案基地,年出口量达300吨左右,主要出口到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至今未出现过一起质量问题。金坛智能渔场还旨在建设大闸蟹出口示范基地的标杆,进一步促进河蟹出口的稳步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工艺巧融合 尾水循环利用呵护“农业绿岛”
除了健康养殖,近年来,养殖尾水处理备受社会关注,这一环节不仅关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也是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不少地区,水产养殖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没有净化区,或者少数净化区也不能达到当前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的要求,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而在金坛,智能化渔场探索采用“生态沟渠—固液分离—生物接触氧化—潜流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尾水净化区域总面积达200亩,水体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氮和总磷指标可有效降低80%以上,排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水体可循环利用。
“运行后每小时的净水量将达到2万立方米,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化渔场养殖用水的需要,真正实现循环水养殖,不向外排放,不但能够提升养殖水产品的品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而且真正实现了养殖用水的循环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江苏长荡湖农业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周威说。
据介绍,目前,智能化渔场二三期土地流转正在有序推进,致力于建成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实现渔业的规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将通过吸引集聚优势资源,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河蟹一二三全产业链园区,撬动河蟹产业发展新动能。未来,渔场还将规划渔民创业区、休闲垂钓区,集纳餐饮、民宿、非遗和农耕文化展示等内容,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