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南京市选取了64个小区、101家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先行先试。截至目前,试点小区、单位的推进工作基本完成。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尴尬?7月24号,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举行“垃圾分类大家谈”活动,破解垃圾分类执行难题。
试点单位、南京汇金大厦共有22家单位,员工上千人。记者在这里看到,大厦一楼摆放着垃圾分类的宣传展板,每层楼都配备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两分类垃圾桶,部分楼层还摆放了厨余垃圾桶,分类设施配备到位。
此外,大厦的地下车库还建设了一处大型的分类垃圾集中收集点,放置着多个四分类垃圾桶。物业负责人赵艳艳介绍,大厦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推进了一个月,保洁员每天两次到各个单位收集垃圾,再运送到收集点。目前来看,大厦内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待提高,混装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快餐盒随意投放的行为比较多,全靠保洁员二次分拣,工作量比较大。
赵艳艳还介绍,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大量的可回收物被分了出来,包括塑料瓶、废纸等。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将可回收物交给回收单位,再兑换一些生活用品,发放给大厦的单位,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据了解,101家开展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小区中,超过99家配备了分类设施,垃圾分类有序推进。64家试点小区中,超过57个小区实现了定时定点投放,成效初显。
不过,试点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也有待解难题。新街口街道二级调研员卢毅宏介绍,为了推进垃圾分类,不少小区都配备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原本以为指导员的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在实际投放时,由于居民垃圾分类不到位,指导员都需要亲自动手分类,工作量比较大,人手比较缺。同时,垃圾房的建设、维护都需要投入,需要从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预计11月正式实施。接下来,南京将排定时间表,加快实施“定时定点”垃圾分类,还要发展2万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
(来源 :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