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起来 用起来 活起来——再访苏州古城区639口古井

2020年09月03日 14:10:30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盛夏时节,古井清凉。水光石影,岁月精华。639口——这是2015年版“苏州市区古构筑物名录”中所记载的苏州古井的数目。它们或身处于闹市,或深藏于民宅,它们身上一有“风吹草动”,总能勾起人们的关注。

  最近,苏州观前街新装亮相。老街上看不尽的新元素里,一座座花坛让“老苏州”眼前一亮、顿感亲切——花坛的底座,分明是个八角井圈嘛!你看,井圈上还刻着花纹呢!

  的确,在苏州古城区,一口水井很容易在“老苏州”中引起共鸣。走进一条条大街小巷,那些依井而居的老街坊,总能道出一两个与古井有关的故事。史料记载的也好、民间传说的也罢,一口古井所承载的,是一代代苏州人的生活记忆。于苏州古城而言,古井,是不可缺失的文化符号。

  记者不止一次采访过、写过这些生命之井。这个夏天,我们走进古城街巷,再访古井,看看它们现在还好吗。

引力播

  十大古井轶事

  时间回溯到15年前。那年初夏,在首个“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上,有10口古井迎来高光时刻,获选“古城十大名井”称号。它们得以入选,是因同时满足在古城区范围内、处于公共区域、仍在使用、有文史背景等条件。评选过程由专家及市民共同参与,这个结果,颇具代表性。我们的这次回访,就从这10口古井开始。

  “古城十大名井”,分别是仓街的“福寿泉”、石板街的“顾地流泉”、玄妙观东脚门的“怀德泉”、史家巷书院弄口的“坎泉”、范庄前的“八角公井”、古吴路的“博济泉”、天库前的“源源泉”、周王庙弄的“周王济急井”、道前街的“青石古井”以及海红坊的“松寿泉”。“十大古井”分布于古城区的各个板块。

  这10口古井,从外观看,如今均保存较好,部分古井的四周还增设了护栏。2019年12月,相关部门又在古井的四周张挂了金属铭牌,铭牌上有古井名称及专属编号。不过,从功能性来看,这10口古井对比悬殊。道前街的“青石古井”位于慢车道上,井圈由金属护栏遮挡,井口上固定了一块铁板,暂时无法取水;范庄前的“八角公井”,水质远远比不上自来水,井边住户称,他们取井水,一般只用于洗拖把、浇花;古吴路的“博济泉”、周王庙弄的“周王济急井”、海红坊的“松寿泉”等,同样紧邻居住区,是居民们的日常取水点,大家常用井水洗衣、洗菜等;天库前的“源源泉”,这口井圈呈田字形的四眼井,自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金门市民公社出资重新疏通深挖后,一直沿用至今。如今,这口古井仍每天惠及大量居民。“井水冬暖夏凉,井边地方宽敞,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都会有人来洗衣服、洗菜,顺便聊聊天,可热闹了。”在井边居住了40年的吴老伯对这口井很有感情。他说,这口井在,老街坊的生活方式就没怎么变。同时,“源源泉”独特的造型和四周增添的苏式彩绘图案,还常常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引力播

部分古井有了身份标牌,部分已被弃用。

  看完公井,再看私井。2015年版“苏州市区古构筑物名录”记载的古井,有大量位于民居中,它们的命运各有不同。海红坊20号、古吴路72号,各有一口古井,然而井水均已十分污浊,散发出异味,古吴路72号的古井中还漂浮着生活垃圾,井口长期由木板盖着。山塘街454号,控保建筑,前后院各有一口古井,前院的古井井口压着石块,四周堆放着杂物;后院的那口井,则由木板盖着,已多年不用。“这井可有上百年历史了,以前和这屋子一样,是大户人家用的。现在这里好几户人家杂居,大家都用自来水,井水早就不用,而且井水变臭,也没法用了。”院子里一位老住户说。此外,在山塘街917号,因该处地块的住户已经搬迁,屋内那口古井的状况已不得而知。

  城市不断发展,古井的功能在悄悄退化。近几年,姑苏区相关部门推出古井清淤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已有部分古井恢复功能,重现原貌。

引力播

位于古城小巷中的古井。

  历代古井遗事

  不可否认,仅从取水功能看,人们对古井的需求在消退,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文化价值的体现。

  “苏州小桥流水,人们依水而居,一口口古井,是一代代苏州人共同的记忆,很容易在苏州人中引起文化共鸣。这些古井,是苏式生活的重要载体;苏州人的井文化,可以说是苏州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徐苏君长期关注苏州古井,关注它们的功能性保护,关注它们的文化价值。

  “苏州的古井,被单独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指可数,它们大多以文物的组成部分或古构筑物的形式存在。”看那639口古井,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散,同时不难发现它们身上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徐苏君说,苏州的古井,大致可以从年代、功用和造型三个方面来分类。

  从年代看,苏州的古井可以追溯至汉代、唐代,如今遗存的以清代居多。

  现存的古井,从开凿目的及功用来看,则大致可分为公井、义井和私井。比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的自治性组织“自治局”,曾在苏州开凿了一批公井,它们的规格相对统一,井圈外壁一面刻有“自治局官井”字样,另三面刻有泉名。城区现存的自治局官井有十梓街观音弄口双眼“挹注泉”、富郎中巷“涵寿泉”、小曹家巷4号前“惠民泉”、书院弄张胜里“益寿泉”、平江路“万斛泉”、仓街邾长巷东口“洙泗泉”等。义井,是一些社会人士捐助或合资修建的。如原家居三茅观巷的保大钱庄老板沈惺叔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老来得子,发愿行善,在苏城捐建了18口义井,如今尚存的几口分别位于洪元弄口、仓街136号门口、专诸巷口、禾家弄等。

  徐苏君说,古井的价值还体现在其造型上。比如单眼井、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其中单眼井又各有造型,有六角型、八角型、圆筒型、覆钵型、鼓型、匏瓜型、莲花型、盂型、须弥座型和石柱围合型等。甚至还有更为艺术化的动植物和器物等造型,比如在普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口井圈状如钱袋的,其寓意不言自明。

引力播

  “古井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刻字、造型、花纹等。但更宝贵的,还在于和它有关的人文内涵。”在走访过程中,徐苏君就很注重收集与这些古井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一部分来自史料,还有一部分则来自老街坊们的口述。比如苏州城内著名的义井“坎泉”,三眼井,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陶耕荪祝母朱太夫人七旬寿辰,想凿口井惠及街坊,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后来得到冯公湛相助,割让了先祖冯桂芬祠堂照壁墙边的空地,才开出了这口井,取名为“坎泉”。又比如仓街的“福寿泉”,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海长泰丰钱庄的朱鼎蠡祝其母亲七十大寿,为母亲增福积德而出资开凿的。

  “古井和古建筑一样,要保护好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用起来了,水才会活起来,苏州的井文化,水文化也能在使用中代代传承。”徐苏君说。

  古井传用新事

  苏州城里的古井,有较大一批位于姑苏区道前社区。“目前社区存有的古井有130余口,不排除在接下来的排查中,数目还会有变动。”道前社区书记沈敏敏说。而为了用好这批古井资源,道前社区的工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今走进道前社区,可以看到大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古井分布图,哪一口公井在哪、哪一口私井在哪,一目了然。这张分布图,是电子的,除了标示方位,还另有功能。如果有居民发现哪口古井需要清洁、清淤,可以在地图上点亮相应的指示灯,社区工作者看到后,会组织志愿者前往处理。

  用好古井,还在于对它们的资源再开发。每年的大暑节气当天,道前社区会举办“古井泼水节”,由于恰逢暑期,社区的家长们会带着孩子来参加,“古井水清清凉,泼到身上,那叫一个舒爽。”泼水结束,现场还会端出用井水冰镇过的西瓜,家长一边带孩子吃,一边向他们讲述自己儿时的井边生活,让孩子们感受苏州的“井文化”。到现在,道前社区的“古井泼水节”已办了8年,成了社区居民的“传统活动”。

  “泼水节”是动的,道前社区的“井文化”,还有静的。从2017年起,该社区“指尖秀非遗文化园”的熊国好就开始了古井拓片工作。“刚开始只是想把学到的拓片技艺运用于实践,会给一些界碑、桥铭等做拓片,后来发现道前社区是一个古井集中的区域,这些古井大都起源于明清,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用拓片的形式将苏州的古井文化表现出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熊国好说。

  此外,道前社区的古井,还在定期举行的消防安全演练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大家因地制宜,用井水开展消防演习,比如用自家的井水打湿棉被等。这样井水会越用越清,井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据了解,接下来,道前社区还将继续打造自身的“古井品牌”,比如设计和制作“古井”文创产品,举办“文创角”,用精美的产品将苏州的井文化、水文化传承得更远。

  一口口百年古井,又变得热闹起来。

  记者手记

  一口古井价值连城

  回访古井,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古井有着不同的境遇,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保护古井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护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正是古井新生的活力所在。

  以姑苏区仓街那口百年古井“洙泗泉”为例。不久前,因施工,这口古井的护栏遭到破坏,很快有热心市民奔走呼吁,随即媒体关注、检察院介入、文保工程师到场……多方努力之下,护栏很快得到修复。

引力播

  保护古井,除了依靠政府部门,群众的参与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开展古井公益调查,开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为古井建立身份档案,组织文物部门专家鉴定、确认,设立保护标志;可以给古井拓印,留存珍贵石刻艺术;可以撰写调研报告,推动古井文化旅游……保护古井,可以做的有很多。”这是一位参与古井保护的检察官的感受。

  古井,见证着水乡人的生活,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保护古井,就是保护古城,就是保护流动的文脉。

  一口古井,价值连城。

引力播

  2020年9月3日《苏州日报》A03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