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后首个长假 走进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

2020年10月04日 13:52:21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国内规模最大的乡村博物馆群——陈履生博物馆群在上个月28号正式开馆。作为开馆后的首个长假,这里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微信图片_20201003214815.jpg

  坐落于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的陈履生博物馆群由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扬中乡贤陈履生与新坝镇政府合作共建,包括陈履生美术馆、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100321491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4908.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4925.jpg

  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这里,馆群一楼的汉文化博物馆里已经有不少游客。

  游客孙先生是本地人,但常年在南京工作,这次假期回来听说家附近新开了一座博物馆,就过来看看,他坦言“这里让自己很意外:

  进来之后发现特色还是很鲜明的,有竹器啦包括艺术画展啦,这些跟我们生活都是很贴近的,还有汉文化,这边的展品非常丰富,有一些竹器让我们联想到小时候的一些回忆,还是蛮好的,我觉得对以后包括小孩子的教育包括文化的弘扬都是很有益处的。

  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馆长 陈履庭告诉记者,5月18号试运行到正式开馆4个多月的时间,这里已经接待了3万多名游客,国庆前三天已经接待了1千多名游客,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地游客。

  陈履生博物馆群馆长 陈履庭:

  我们这个馆建筑面积有三千平米,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楼是汉文化博物馆,里面有3千多件藏品,主要有陶器、青铜器、砖瓦、漆器等等,二楼是陈履生美术馆,有两个展厅,一个是固定展厅一个是临展厅,固定展厅里面主要是陈列了陈履生先生的书画作品,三楼是竹器博物馆,里面有6千多件藏品,可以分为40几个大类。

  三馆当中,竹器博物馆是陈履生博物馆群里最具特色的,也是国际竹藤组织所属50个成员国中的第一座竹器博物馆,这里陈列了竹床、竹扁担、竹萝筐、竹柄钉把、竹凳、竹椅、竹提盒等等,就是一个“竹之家”。在很多老一辈的人看来,这些都是满满的乡愁和记忆。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509.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513.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521.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517.jpg

  “芦柳竹是扬中的三宝,特别是竹子与扬中人的感情最深,竹子曾经养育了几代扬中人,我们扬中人从生下来直到离开这个世界都与竹器打交道,那么这些竹器把它陈列出来,让我们的年长者能勾起他们的乡情过去的一些记忆,让我们年轻的一代人能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在什么样的物质匮乏的社会背景下生存。”

  与世界上所有博物馆都不同的是,一楼的汉文化博物馆大多数藏品都进行了裸展,甚至还有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亲身感受经历了数千年的文物: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74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20213.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215754.jpg

  “这是全世界所有博物馆里面没有的,因为博物馆里的藏品是不可以让观众上手的,就是你不可以动手去看去拿的,那么我们有专门的体验区,我们的观众可以很近距离的去欣赏我们藏品的细部,(那这样的话,有的观众摸了之后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嘛?)对,这个也是很多人担心的,我们主要的措施是增强我们工作人员流动加强管理,但是我们的理念就是我们尊重观众,观众也会尊重我们的藏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履生博物馆群还是全球第一座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电力的绿色博物馆。目前,馆内还附属有艺术图书馆,藏有艺术类图书8000多册;配套有教育中心,将陆续开设绘画、书法、陶艺、竹编、木工等工作室,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长假期间,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免费前往参观,体验不一样的博物馆之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