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江南文明的摇篮,这里流传着太多的故事,传说三国周瑜曾在这里训练水军,越国大夫范蠡和美女西施曾在这里隐居……
除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这里还诞生了原生态的渔文化——太湖渔歌。太湖渔歌始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太湖渔歌正面临着泯灭的危机。位于太湖沿岸的无锡渔港社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著名的渔业之乡,如今富裕起来的渔港人担起了将太湖渔歌传承的重任,三年的申请非遗之路虽然充满荆棘坎坷,但他们的脚步依然坚定执着。近日,无锡观察融媒体记者走进渔港社区,通过走访老渔民,实地挖掘太湖渔歌,就是为了能够经典的太湖渔歌能够“咏”流传,为太湖渔文化找到传承的方向。
碧波浩渺,波光粼粼,此时停靠在无锡渔港“喇叭口”的渔船已不多了。往年的这个时候,为了迎接开捕季,当地渔民早就开始准备了。但随着今年史上最严厉“禁捕令”的发布,这里多少有些冷清。此时已近70高龄的老渔民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补渔网、修渔笼,虽然太湖渔业不再涛声依旧,但还是老渔民依然在固执地坚守着。
在渔港社区,老党员蔡林扣翻开厚厚的渔港乡志,讲述了渔港的前世今生。
解放前,按照渔船大小、捕捞工具和水域不同,
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太湖拖网大渔船(太湖丝网帮)
内河的小渔船(内河帮,小渔民)
鸬鹚捕鱼船(小老鸦捉鱼帮)
太湖拖网捕捞。太湖大鱼船,又称七扇子,载重吨位60吨以上,桅杆数5~7根。中型船为30吨~40吨,桅杆数4~5根。小型船载重为10吨以上,仅1~2根桅杆。大型渔船作业是银鱼网、虾拖网、小兜网、快丝网。中型渔船有银鱼网、虾拖网、小兜网、快丝网、置网。小型渔船是闸虾网、虾拖网、银鱼网或闸虾网、滚钩、三层刺网、小丝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渔港有2000多位从事捕捞的渔民,当时在太湖及及内河以捕捞为生,太湖里大的渔船有100多条,小渔船数百艘。太湖大渔船捕获量大,业主大都较为富裕。民间有“农民牵三日三夜砻,不及大渔船渔民一日一夜风”的说法。
1969年开始围湖造田,渔民陆续上岸,上岸的渔民变成了农民,开始从事农田耕种,一部分渔民还在继续从事捕捞业或改行搞起了渔业养殖。七八十年代,每年的九月太湖开捕季一到,渔港的码头上热闹非凡,大小渔船集聚在码头,渔把头带领渔工举行新渔季的祈福活动。祈福活动包括祭拜太湖风神、渔神,祈福平安和丰收。祈福活动后,数百艘大小渔船一齐出港,声势浩大。到了捕捞点,两三条大船分开下网,然后同时向中心拉网,这种围捕基本可以做到一网打尽。
改革开放后,无锡的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发展,又有一部分渔民离开湖面,走进了工厂。目前,渔港社区刚刚对所有渔船进行了统一整治,目前仅存五六十条渔船,老渔工近百人。随着这批渔工到龄退休后,渔港将面临渔文化无人传承的窘境。
从人人会唱,到渐渐失传
郎撑篙
妹摇橹
船头船艄对山歌
八百里太湖总有岸
网船山歌通天河
“像这种曾在渔民中传唱的的渔谣估计已经没有人会唱哪喽。太湖渔歌,从人人会唱,到销声匿迹,仅用了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蔡林扣告诉记者,以前太湖渔歌几乎是老人孩子都会唱几句,但现在却很难再找出一位会唱渔歌的渔民。
渔歌最早起源于渔民号子,渔业生产的统一号令和渔民撒网、摇橹时的一唱一和,都是渔歌的渊出和源头。旧时,太湖渔民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捕鱼捉蟹,居于舟楫、随潮来往,经年累月吃穿住行都在渔船上,餐风露宿,飘泊不定,作为宣泄喜怒忧乐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种精神娱乐的手段, 渔歌诞生了。同时,太湖渔歌开始在渔民的生产、情感、祭祀等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给他们枯燥的水上生活带来了欢乐、情趣和文化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帆影渐渐在晨露中淡去,悠扬的渔歌也逐渐随风飘散。太湖渔歌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传承的基础。大量的渔民俗语、谚语、民谣也随之消散。在采访中,记者在渔港社区走访了几位老渔民,有些渔民至今还收藏记录着部分渔歌、渔谣。闲暇之余,老渔民相聚还能哼上几首,当年的渔歌唱晚依稀飘荡在耳畔。
“打捞”失传渔文化,刻不容缓
面对史上最严“禁捕令”,渔港喇叭口显然已不可能上演往昔的开捕盛况了,但就在渔港的码头上,一位社会学博士、江南大学教授周晖却显得很忙碌,周教授关于渔文化保护课题正进入启动之时。
“打捞”失传的渔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虽然不是太湖儿女,但周教授对太湖渔文化却是情有独钟。周教授告诉记者,太湖渔文化几年前就进入了他的视线。走访中,渔港社区的申遗目标与他的课题不谋而合。多年来,对太湖渔民风土民情做深入研究的人不多,太湖流域很多风土人情已被“湮没”。周老师说,他通过实地走访社区,正在努力把过去零星的资料系统地整理出来。但渔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生长的土壤,培养土壤才是关键。
周教授说,太湖渔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记录了当年渔民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渔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集体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吴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现代音乐占据人们的欣赏领域,太湖渔歌受众逐渐消失,尤其不被年轻一代感兴趣。岁月荏苒,当年的渔歌手渐渐老去,一些原生态渔歌随着渔歌手的逝世传承中断。年轻一代的“渔歌粉丝”,需要引领和培育。
如今,每年九月的太湖鼋头渚渔家风情节就做了一些尝试。碧波浩渺,波光粼粼,太湖鼋头渚渔家风情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尽情领略太湖山水的无限魅力,品味渔家文化的万种风情。渔家风情节期间,太湖水上音乐烟花大会、鱼鹰捕鱼表演、太湖帆影秀、“渔舟唱晚”摄影短视频大赛,让很多人领略到了渔家的别样风情。这也是对渔文化传承的成功尝试。
太湖渔文化“价值不菲”
太湖渔歌是经过四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太湖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出的说唱艺术,经过长时期的流传发展,它已经积淀成集集体智慧和个体才能于一体的文化结品,是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学文化遗产,在文学、音乐、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采访中,渔港社区书记钮国中对渔文化传承充满了期望。钮书记告诉记者,要把渔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从娃娃抓起。现在渔港的青年、学生对祖辈的渔文化已很淡漠。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渔俗文化馆的蓝图已在钮书记的脑海里勾勒成形,一艘渔船型的渔文化馆今后将成为渔文化的传承基地,渔歌、渔谣、渔俗、渔具、渔家生活体验区、太湖鱼类标本……都将在这里展示。同时,渔港本地小学、中学开设渔文化特色教育,让渔港的学生能够了解渔文化的悠久历史,为渔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目前,太湖渔歌正积极筹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有关部门也在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太湖渔歌文化,会一直闪耀在太湖深具水乡文化的艺术宝库中。
“渔船承载着我们的回忆,我们这些末代渔民平均年龄已经六七十岁了,以后真的没人做这行了,但希望太湖渔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让太湖渔歌能够经典咏流传,这也是我们末代渔民最大的心愿。”一位老渔民的背影渐渐远去,远处渔船的汽笛声正轰隆隆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