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精细化”,常州这所学校分出环保“新时尚”

2020年12月07日 16:08:55 | 来源:常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常州市政府办今年6月印发《2020年常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常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2019年7月,华润小学成为天宁区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学校活动开始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融入学生校园生活。比如,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立“垃圾分类博物馆”,为每个班级设立“垃圾分类垃圾桶”等。学校尝试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垃圾分类”的主题教育,试图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行为。

  一年多以来,垃圾分类在华润小学越来越“精细化”,华润小学的师生将环保分出“新时尚”。

  在华润小学的每个教室内,都放有分类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放入“绿宝宝”垃圾桶,其他垃圾放在“红其其”垃圾桶。有些教室为了能更好地区分两种类型的垃圾,甚至给垃圾袋的颜色也做了区分。这样在集中投放的时候也能很快区分出两类垃圾了。此外,一些低年级班级还特别设计了卡通版垃圾分类图示,以提醒小朋友。

  而在学校的垃圾集中投放点,每天会有一辆专门收运可回收垃圾的车出现,对学生分类下来的垃圾进行回收。学校食堂主要产生厨余垃圾,基本不需要分类,但师生们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问题——厨余垃圾里常常混有餐巾纸。因此,在泔水桶旁,学校专门放置一个垃圾桶给大家投放餐巾纸等非厨余垃圾,并设置了一个小岗位督促指导,监督大家养成将纸巾和剩菜分类投放的习惯。

  “这些良好的分类习惯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是靠着师生逐步的努力所养成的。”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全校师生也不断改进。“比如老师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投放,学生们就提出了建议。”原来,该校蓝精灵中队的队员们自发成立了调查组,对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再教师办公室内,教师们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分类投放。询问原因后发现,原来老师们之前每人脚边都有一个垃圾桶,扔垃圾很方便。垃圾分类后,仅在办公室放置红绿两个垃圾桶,老师们们需要将垃圾扔到指定地方,觉得很不适应。“我们写了一份信,把这一情况向老师们反映了,老师们很快进行了改进。”学生黄逸告诉记者。

  除了“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环保品格还渗透到孩子们的课程和活动中——不同年级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体验,不同学科中不断整合“垃圾分类”知识体系。“除了校园中的垃圾分类,我们要求孩子们把绿色生活带到家庭中去。”该负责人表示,在周末和假期,通过家校沟通,孩子们听取垃圾分类主题讲座、制作垃圾知识分类宣传册、参加垃圾分类打卡活动等,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到家庭中,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家庭中也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常州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