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的通报》,在430个国家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无锡市高新区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均位居前列。其中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位列全国第2位,江苏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全国第12位,江苏省第4位。
为掌握开发区用地状况,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潜力、用地结构和效益四个方面对各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将存量资源盘活利用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目标导向和激励倒逼,鼓励各地创新实践,探索存量资源盘活新路径,通过“一张底图、三年计划、三项行动”,大力推动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打造无锡存量盘活“样板间”。
据了解,无锡市高新区通过建立存量土地数据库,摸清存量地块底数,做到地块落图建卡,厘清存量土地账本。各部门招商时优先推介使用存量地块,加快政府存量招商落地工作,减少用地成本,缩短供地时间。结合全区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确定了2018-2020年盘活9000亩存量土地目标任务,先后出台多个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文件,对低效用地规划引导、用地政策、激励机制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梳理和规定,为存量盘活提供了政策通道。
此外,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高新区向“空中”要土地,深入推进全区高标准厂房建设工作,涌现出村田、II-VI高意菲尼萨、硕放走马塘标房等一批高标准厂房,顺利保障了企业建设发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向“存量”要效益,一方面政府主导,将布局散乱、利用粗放、产出低效的存量用地纳入土地储备,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及重点民生项目腾挪了空间,另一方面企业自主改造,通过“零地增资”方式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大幅提升;工业集中区提质增效,补“短板”提动能,通过街道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在产业结构、产出水平等方面与区本级看齐,打造出高新区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徐恺言 编辑/沈源)